1981年,周碧初在黄山写生 《新禧》布面油画,画于1966年 《黄山西海》布面油画,画于1983年(图片由上海油画雕塑院提供) 周碧初,一个被时代低估的名字。他曾与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一起留法学画,回国后成为了中国现代油画拓荒者之一。 近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举行的“周碧初文献展”上,这位艺术家生前的作品及文献资料深深打动了观众。 记者专访了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肖谷,请他讲述这位老艺术家的绘画与风骨。 50年后再画黄山, 那份天人合一的意蕴 在油雕院的展览大厅里,有一张特别的双面油画,一面题为《黄山之云》,另一面题为《水乡》。两幅画均作于1935年。 上黄山写生时,三十出头的周碧初从巴黎学成归国不久,他成为了上海新华艺专的一名老师。在法国高等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时,周碧初师从知名的印象派画家约内斯·罗隆教授。当时,与他同时期在巴黎求学的还有徐悲鸿、林风眠、刘开渠等人。 在《黄山之云》里,周碧初应用了大笔触和大色块,有虚有实,前景的松树和对面山顶的松树对角呼应,缠绕山间的云好似在画里流动着,远处的火烧云闪闪发光,画面感极强。 1981年,近80岁高龄的周碧初再登黄山,他的用笔与心境与年轻时已大不相同。50年,在绘画史上是短暂一瞬,但对艺术家来说却是大半生,从解放前在上海任教,到解放后去印尼专研绘画十年,再到后来回到祖国,转入上海油画雕塑院任专职画师,无论在哪里,周碧初都不忘用画笔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 “年轻时,周碧初的用笔与绘画造型更西方化,50年后再画黄山,他把西方的绘画技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的画中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蕴。”肖谷说。 在晚年的《黄山》系列作品中,周碧初用笔舒朗轻松,笔势颇为有力。他把国画的神韵融入油画中,将西方的点彩技巧化为不规则的点皴,疏密自如,虚实之间颇有意韵。肖谷尤其欣赏其中的 《黄山西海》。“这是一幅油画,却充满中国味道,周碧初将中国山水画中高远、深远、平远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展厅的二楼,记者找到了周碧初近80岁时在黄山写生途中写下的诗句:“泉声鸟语雨纷纷,雾里松影行路人,策林漫步指云谷,回首远眺众奇峰。”再看《黄山西海》,恰是一种远眺众奇峰的旷美。 有一种蓝,叫“周碧初蓝” 绘画是情感的艺术,它最终表现的是艺术家的情怀。无论在法国还是后来侨居印尼,周碧初力求表现的都是本民族的情感。 在巴黎学习油画时,印象派绘画相当风行,印象派重视自然界的光色变化,擅长表现对象的整体氛围以及色彩。周碧初并未一味崇洋,他努力汲取印象派绘画的技巧,却并不打算在印象派中度过一生。他认为,学习西方的绘画技巧,最终还是要为我所用,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老师罗隆不但在绘画技巧上对周碧初有很大的帮助,也鼓励他关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肖谷认为,周碧初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成就,与他扎实的印象派功底密不可分。 在《关于油画的体会》一文中,周碧初这样阐述他画了一辈子的油画:“油画的色彩讲到底很微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变化很宽广,差一点效果都不同……油画的最终目的是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画意来。” 周碧初的画常常让人眼前一亮,有人说,他笔下的山水给人一种“国有河山灿如锦”的自豪感。他的画既彰显了印象派擅长表现对象在光线变化中的微妙变化,又画出了自己特殊的感觉。“你仔细看,他许多作品的色彩都给人一种在阳光下微微晕眩的感觉,这种用色可谓独特与幽微。”肖谷说。 为了呈现这种特别的色彩,油雕院在此次周碧初文献展上,特意选用了一种沉静、优雅的蓝色作为展墙。这种蓝,正是周碧初作品的基本色调,肖谷把这种蓝称为“周碧初蓝”。 以自然为友,以自然为师 肖谷特意把记者带到《福建东山》画前,这是一幅他颇为欣赏的画作。 1903年,周碧初出生于福建平和的一个小山村。那里风景秀美,林木繁盛,大自然的美景不仅陶冶了童年周碧初的心灵,也孕育了他对山川大地的热爱,并影响了他后来对于风景题材的钟爱。 周碧初一生都以大自然为友,他主张“作画应师造化,以大自然为师”,“应向自然吸收营养,不可以从画册取材”,他认为,画家要热爱生活,要学会窥探大自然的奥秘,去发现生活与造化中的美与情趣,从而融入到作品当中。直到晚年,周碧初依然坚持登黄山、武夷山,游桂林、长江三峡,去宁山大川和革命圣地写生。 在《福建东山》中,周碧初的画笔越发老辣洒脱,看似寥寥几笔,却以少胜多,十分精炼。“你看这幅画,多一笔嫌多,少一笔嫌少。水天一色,房子小岛都笼罩在阳光下,是一片阳光下的祥和,充分发挥了油画的特质。”肖谷说。 此时的周碧初不再停留于形似,而是更多地借物抒情,将神韵和意境自然地流露笔端。他的用笔删繁就简,色彩浓艳淡雅并用,点线面交织渗透,笔不到处意已到。他将一生所学的西画、国画与民间美术等学识涵养融汇在一起,把中国画的点线甚至用色等艺术语言,以其特有的艺术智慧,悄然用到油画之中,这使他的油画具有了一种特别民族的性格。 正是周碧初扎实的西方油画底子,加上他一生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不懈追求,使他成为了老一辈留法画家中,将西洋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佼佼者。 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赶浪头” 周碧初一生内敛谦虚,有时候甚至有些游离于时代之外。 《新禧》创作于1966年。这是一幅充满中国味道的油画,它吸收了民间艺术,又有着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装饰效果。周碧初把纸糊的兔子灯、鱼灯、五颜六色的炮竹以及神态各异的无锡惠山泥人放在一起,构成了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充满生趣的画面,浓烈的色彩中蕴藏着内心对新一年的期盼。 两年后的冬天,周碧初在家中画下了《雪景》,从他位于新闸路的家望出去,窗外的许多屋檐被白雪覆盖,整座城市一片宁静祥和。尽管,画外的那个时代正充满喧嚣,但周碧初依旧坚定安然地用画笔描绘他心中的净土,他在自我构建的精神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他的坚守与宁静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们。学生凌启宁在《缅怀老师》一文中曾经这样回忆老师的教学情境:“在那个年代所能看到的只是苏派画,同学们都用扁平的猪鬃笔作色块的塑造,画法也都差不多。我至今能清楚地记得一次静物课,周老师提了两只粘满彩色纸丝的兔子走进教室。我们都叫了起来,这怎么画?老师说,你们好好看看,感觉一下,想想该怎么画。第二天老师带来示范的作品,我们这些十四岁的孩子从未见过油画还可以有这样的画法,这张‘别出心裁’的作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周碧初曾说,“艺术的生命里,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赶浪头’,要下苦功夫。”在一生的探索中,他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幽静、文雅藏于西洋画法中,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油画民族化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