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拥抱中华新田园——评电影《十八洞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人民日报 左衡 参加讨论


    
    图为《十八洞村》剧照
    伟大的历史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电影《十八洞村》表现的正是这一时代主题。影片讲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发生的故事。2013年,正是在这个村寨里,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现在这里已实现了脱贫目标。
    面对这个题材,拍摄一部写实风格的影片是最常规、最省力的做法。《十八洞村》主创不满足于此,他们更关心脱贫进程之下,发生在村民灵魂深处的变革。于是,不是简单地呈现湘西的美丽、抒发田园诗意,而是要为这种美和诗意寻找到足够让人民栖居下去的理由,这成为影片主创主动给自己提出的课题。影片画面是美丽的,但不是明信片式的平面、奇观的美,这种美与人在村寨里的生存息息相关。镜头忠实地记录事物原有的光影和色泽,土壤的红、梯田的绿、衣装的蓝,甚至矿渣的灰都紧紧地依存于那片土地,让习惯了视觉刺激的观众也能够切实感受到村民实际生活劳作的艰辛。《十八洞村》用现实主义的质朴手法提醒我们,任由诗意遁入虚幻是美学的误区,紧贴大地才是人生的本相、美的本质。影片中,男主人公杨英俊在田间劳作,一次次直起身体仰望天空;女主人公背着患病的孙女常年行走在山路上,衣饰随季节天气更换着。这两组场景都来自现实生活,又都显现出精神的境界,前者刚健,后者绚丽,这种美来自生活本身并且被高度提纯,与时下的摄影棚影视城作品截然不同。
    同时瞩目于诗意与劳作,《十八洞村》通过摄像机触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文化与生产。影片里多次出现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并且让观众看到,这些原本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文化正在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到来发生着微妙的改变,并且逐渐融入新的时代。这种融合使中国的现代性模式获得了与其他文化非常不同的样貌,西方人恐怕无法想象,村寨是否修建高速公路,会经由村寨的宗法仪式去解决。然而,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才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人民群众解决生活的难题,而且是以让人心悦诚服的方式。我们惊异地发现,中国人民的包容心如此之强,我们既有传承优秀传统的自觉意识,又能很容易地接受互联网、绿色农业、返乡经济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只要新事物能够提高生存质量,并保护好我们的田园。
    这无疑是巨大的变革。它关乎每个中国人,因而也需要每个人做出改变。影片中,强烈的变革意愿,思想的解放、意志的强大,显示了主人公杨英俊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从社会变迁的坐标看,身为退伍军人的杨英俊往往会被定义为“老一代”,事实上,他们是中国历史变迁进程中直面现实难题的“这一代”,他们一面与时代难题搏斗,一面始终关注着未来,不懈地开拓新的时代。影片的高潮部分,是杨英俊带着族人,在荒原一般的矿渣上运土造田,显然不只是为了致富,而是对家园的固守和再造。这个情节正是愚公移山神话在今天的再版。
    近年来,文艺创作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十八洞村》在制作上并非完美,但它把握住了时代脉搏,在社会关怀和美学意识上的倾向具有示范意义。1600多年前,陶渊明发出“归去来兮”的感叹,成为中国人眷恋乡土、捍卫精神家园的代表。以乡土之美与精神之强再造现代中国新田园,使中国人能够诗意地栖居于其间,正是我们今天奋斗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文艺家的新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