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与时间的对话(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林伟光 newdu 参加讨论

    然而,故事就这样展开:一个做砖的工匠,可以想象得出,他是那么年轻,有很多美丽的憧憬,他的心里有爱情如春草般滋长,心中那个美妙的倩影,是他魂牵梦绕的牵挂,或者,偶尔想起她时,眼睛还会跳动着欢快。
    于是,在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中,他情趣盎然。就在某一个刹那,他忽然灵机一动,信手创作了这幅神来之作。这看似随意的灵光一闪,却留下了他生命的深刻印记。他把爱情和艺术的力量传递给了后人。
    谢佳华在这帧《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汉砖画像拓纸上,发现了艺术的心有灵犀,于是,他与时间对接,同这位古代的无名艺术家心心相印。我们应该震惊于这位两千年前的无名氏艺术家,他用心语表达着自己的生命力度和艺术的思想,深深地触动着另一位艺术家的心。隔了历史之河,彼岸此岸,可是,两位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却因此惺惺相惜。
    说起来,许多汉画像砖,无非是几条线条的勾勒,仿佛无暇于精雕细刻,可是,就是这么草草的线条,却照应着天地人,感受了生命的蓬勃。那些生动的姿致:花花草草的荣枯,飞禽走兽的动静和嬉戏……还有生活的场景,人情的温暖,瞬间的思想,等等,都一一关顾到,点滴沁入心怀。
    对话汉画像砖,谢佳华以一种书法的名义,让图像与书法互相焕发。可是我觉得,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事,他所对话的,乃是一种哲学的形而上。时间与历史,是一种人事的更迭,但如果从更高的层面看,就是哲学的叩问了,是通过时间,叩问生命的意义。
    生生死死,是一种自然的常态,方生方死,有没有永恒的存在?这是哲学家所不断探索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永恒?君不见,求长生的秦皇汉武早已身朽骨销,而“封禅碑”与万里长城却依然存世。
    汉画像砖,就是以它独特的形态,一种融汇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艺术的方式,永恒而存在,深切地感动着不同肤色的人们。
    站在此岸,谢佳华与时间对话,穿越历史隧道,他写在汉画像砖上的题跋充满了哲学的意味。他解读的是历史,是人生,是艺术,更是哲学的深刻内涵。
    东方和西方,古代与今天,不过是人们对时空的一种说法,看似参商之判;其实,在某一点上,比如,谢佳华这些“汉风”——《汉画像砖题跋作品》里,就完全可以贯通,气机流畅,而遥相呼应。
    这是古今思想的对话,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对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