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细读文本是面对文学最好的态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解放日报 顾学文 参加讨论

    在他看来,“文学已死”至少有三重含义:一是文学的终结,是历史终结、意识形态终结的同义语,意味着文学从此以后就是一种消费性的文化类型,或者说是全民皆文学,文学成为超文本或泛文本,存留于媒体的各个角落及个体的网络书写中,变成片断化的文体或文本。
    二是文学的枯竭,文学再也不能花样翻新了。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实验小说家们就如此感叹过,认为实验小说与大众文化“同流合污”,变成群众性的可操作的文本。
    三是真正的死亡,寿终正寝。
    陈晓明认为,宣称“文学已死”者似乎是在第三个意义上来说的,但这显然不是对文学当今处境与未来命运的恰当阐释。文学不只是一项个人的创作,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经典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学在其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就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写诗作文,曾经是中国古代文人教育的基础课程。而今天,不管在创作方面出现何种征兆,文学作为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的内容都不会被废除。
    处在符号和文化的边缘
    那么,为何会出现“文学已死”这样的论题?陈晓明认为,这与互联网时代文学出现的变化有关,但这是文学的发展与变化,而非“死亡”。
    比如,“互动文本”时代的来临与“文学死亡”就是两回事。今天的“互动文本”实则不过是文学的“泛化”罢了,但它仍是以不同的方式植根于传统文学中,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学的存在、传播和再生,它的存在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在今天,多媒体时代文学的存在方式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困惑。但陈晓明认为,这并不新奇:没有了文学等级,没有了文学体裁,没有了诗人、作家的身份意识,没有了文学史……这并不是文学的死亡,甚至不是文学发生的新事件,这样的事实,一直存在于文学内部,现代以来一直就有一种要摆脱既定秩序和文学史制度的文学,那是文学自我更新渴望的神话式的超越,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磨灭的文学的生命冲动。
    但文学并不“安好”。“文学将死,不是旧有的制度、秩序即将崩溃,而是文学骨子里的创造性的枯竭。文学处在网络时代以及视听多媒体的挤压之中,也不得不处在符号和文化的边缘位置。”
    即使如此,陈晓明对文学的前景依然乐观。他说,“也正是因为此,文学必然要思考和采取新的表意策略、新的传播方式,或者简要地说,新的写作方式。”
    而作为读者,面对文学最好的态度是细读文本,这正是《众妙之门》的核心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