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法兰西兵法》:重返家园(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平 原 参加讨论

    幸存者的困惑
    萨拉尼翁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环境的严酷是在越南战场上:气候潮湿炎热、背井离乡、远离爱人、等待死亡……没有尽头的枯燥生活瓦解着人的意志。等待蚕食着人的心灵。在越南,萨拉尼翁带领官兵经历了日复一日的等待。“没有尽头,除非死亡”。枯燥生活表象下掩藏着死亡和冷酷,这样的环境也改变着战争中的人。死亡没有带走他们的肉体,战争却带走了他们的精神。
    战争也使士兵们困惑。法国士兵被教育是“为了保护越南人民而战”,而越南人民则在“为独立而战”。这使萨拉尼翁第一次对战争的性质产生疑惑,而战友马里亚尼的回答透露出军人的无奈:“怎么战斗,我们是知道的。而为了其中的什么理由,我则希望在巴黎的人知道。”
    战争的阴影在和平生活中的反映
    小说的“阐释”部分中,当今的年轻人通过电视来了解战争,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战争的影子,移民的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战争。
    超市里各种失去血色切得方方正正的肉使“我”对血腥和战争有了隐隐的渴望。客人们对“美食”的感觉是:“恶心”。这几乎像是习惯法式生活的法国人对移民的直觉反应:异域来客充满了血腥味,令他们厌恶并避而远之。
    现代社会中的战争阴影确实延续着。老兵马里亚尼领导着法兰西寻根自卫队,他的家像是战区的前哨,窗口被沙袋加固,在可以俯瞰整个街区的射击角还有人带枪轮流执勤。作为曾经经历战争却不曾走出其阴影的老兵,马里亚尼带领着一帮生在和平年代却感到被移民所威胁的年轻人,继续着模仿战争的游戏。
    “我”和马里亚尼以及他身边的小伙子们一样,心中有着暴力的种子,出生在和平年代,渴望经历战争与暴力,渴望着以冲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紧张气氛。但“我”和他们又不一样,我通过结识萨拉尼翁,仿佛经历了他所经历的,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也被绘画和爱情所救赎,最终远离了暴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