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狗血”的故事,呼唤到第一层面的观众。很多人的观后感便是“天哪!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或者“婚姻太可怕,我再也不要结婚”。这不禁令人联想到最近播出的英国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圣诞版。与《消失的爱人》一样,很多人也认为其中一段是个现实层面的故事:女主角怀上了亚裔同事的孩子,不知情的男友知道她怀孕高兴坏了,她却心烦意乱,最终在争吵中把男友“屏蔽”了。从此以后,男友再也看不见她的面容,听不清她的声音,更无法确认生下的婴儿是男是女。一贯以描写“后电子异托邦”为己任的《黑镜》,荒诞地呈现了电子手段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人类交流手段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丰富了隔离的手段,但对习惯将寓言当现实来看的观众而言,第一反应却是,女主角为了隐瞒出轨的事实,竟然用了这种恶劣的手段!结果一心想见到“自己”孩子的男主角看到亚裔面孔的小姑娘,惊怒之下错手杀死了孩子的外公,也导致孤独无靠的小女孩最终死去。 但是,《黑镜》,包括《消失的女人》,果真是想说女人有多坏、婚姻有多不可靠吗?其实,它们都只是用“男女”这种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关系作为象征,来反思当代社会的病征。 于是,我们来到了故事的第二个层面。当代社会在哪里出了问题?虽然很多人觉得《消失的爱人》是一部解构婚姻的电影,但芬奇关心的远远不止于此。我认为,在悬疑的故事背后,芬奇表达了两大主题,一、控制无所不在;二、作为个体的人相互间私密关系的消失。 “控制”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艾米在消失前设计了一步步的圈套,消失后又为事件走向预设了一步步的反应,都清楚地表明了她如何想控制住生活。但吊诡的是,故事中段那对抢劫犯的无来由的出现,打乱了她的节奏,直观地呈现了“控制”的不可能。而故事后期的叙述,也以丈夫尼克为例,进一步展现了当你试图控制他人的时候,却被“控制”的对象反控制的可悲景象。尼克最初出现时是个“空心人”,他脑容量太小,结果在寻找妻子这一应该表露焦急和悲伤的场合,却莫名其妙被个妹子抓住,拍了张咧嘴笑的照片。他并非“无情”,只是习惯在镜头面前露出笑容,换句话说,他也是被“习惯”(另一种无意识控制)洗脑的当代大众的代言人。好在后来他得到了律师的“指点”,学会了如何在公众面前建立自己的形象,才终于摆脱“没心没肺”的状态,开始“控制”自己的表现。但结果呢?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符合了众人心里“好丈夫”的形象,洗刷了杀妻的罪名,却再也无法摆脱“被规定好的”婚姻生活,再次落入妻子设下的“陷阱”。 在影片中,除了婚姻关系中的“控制”,我们还看到了更普遍、更隐形的社会关系的控制。无所不在的媒体和公共空间,运用各种舆论、成见、规条,控制着你的所作所为,这一点上,艾米也是牺牲品。艾米曾是父母创作的畅销儿童漫画《了不起的艾米》中的主角,在漫画中,那个“了不起的艾米”完成了现实中的艾米做不到的事情,人们都更喜欢漫画里的她;而漫画的原型——那个活生生的人,却被忽视了,她的生活被虚构偷走了。对虚构人物的共识——女孩应该那样——控制了人们对女性的认知。为了反抗这种控制,艾米成年后一方面极力主宰(也即控制)自己的生活,一方面又将她的人生变成戏剧性的演出,吸引观众的目光(“人们终于不追逐那个书本里的姑娘,开始关心我去哪儿了”)。但是,在此过程中,她又反过来被自己的表演欲、被公众的注视、被内心深层的不安全感所控制。在这个所谓的“坏女人”身上,芬奇完成了控制的三部曲。 但是,对“控制”这一主题的描写并不十分新鲜。个体意义上女人对男人的控制,曾有《危情十日》;媒体对人的控制,曾有《楚门的世界》;技术对人的控制,曾有之前提到的《黑镜》……而媒体、技术不过是载体,最终“控制”本身成了一种意识形态,这也是《黑客帝国》曾经表现过的主题。但芬奇这部电影的突破或者说关怀在于,它以失踪妻子为故事表层,以控制为主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