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留白与虚妄:鲁迅杂文的发生(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刘春勇 参加讨论

    总之,在一个平面上疾走而过所留下的痕迹能够描写出什么,这个“什么”即是本论文的目标。(22)
    在木山看来,《野草》是鲁迅生命中“疾走而过所留下”的一个痕迹,在这个痕迹之后,鲁迅进入到了类似竹内好所说的“回心”的那个阶段。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在讲鲁迅对“焦点或透视点”(23)的打破。“焦点或透视点”是主体问题的另一种表达,其实质是一种现代透视法的装置(24),是笛卡尔意义上的“我思”主体形而上学。我们一般在哲学层面上使用主体的说法更为普遍,但在艺术学层面,后者则被更多地使用。关于这一点,我在《鲁迅的世界像:虚妄》(25)一文中有详细的分析。从打破“消失点”的角度来看,《野草·希望》其实不是在讲“希望”——一种有“透视点”的希望,也不是在讲“绝望”,而是在讲“虚妄”。鲁迅借《希望》在给我们讲生活是一个无可奈何的“虚妄”状态。无论是希望还是绝望都是有主题的,都是有现代性的,但是,虚妄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状态,是一种现实生活的状态:既没有更大的一个期望,但是也还有期望,也没有某种大的绝望,但是,也有某种可能的失望状态。这其实是生活的一个本真的状态,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看来看去的看一下”的那个状态,这是生活的常态。正是在《野草·希望》中鲁迅意识到了“焦点或主题”这个问题。木山英雄认为,鲁迅的转折点是在《写在〈坟〉后面》(26),但我认为,《写在〈坟〉后面》其实是鲁迅从《呐喊》到《野草》写作的转折过程的最后的一个终结点,他做了一个总结,然后鲁迅进入到了他的杂文创作,在我看来,后期的《故事新编》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而是杂文,是以某种类小说形式写作的杂文。(27)那么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意义,他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跟托尔斯泰、跟卡夫卡、跟马尔克斯这样一些巨匠媲美,应该不是在所谓的《呐喊》这样的纯文学的创作,而应该是在杂文写作,鲁迅的杂文非常的丰富。
    注释: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记谈话》,《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8页。
    ②尾崎文昭:《多疑鲁迅·序二》,《多疑鲁迅》,刘春勇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3~624页。
    ④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6页。
    ⑤陈方竞:《鲁迅杂文及其文体考辨》,《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1~461页。
    ⑥⑦⑧陈方竞:《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0、415、415页。
    ⑨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301页。
    ⑩王向远:《鲁迅杂文概念的形成演进与日本文学》,《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2期。
    (11)“这本《自选集》内收《野草》中的七篇:《影的告别》、《好的故事》、《过客》、《失掉的好地狱》、《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淡淡的血痕中》;《呐喊》中的五篇:《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鸭的喜剧》;《彷徨》中的五篇:《在酒楼上》、《肥皂》、《示众》、《伤逝》、《离婚》;《故事新编》中的两篇:《奔月》、《铸剑》;《朝花夕拾》中的三篇:《狗·猫·鼠》、《无常》、《范爱农》。共计二十二篇。”见《鲁迅全集》(第四卷)之《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注释①,《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0页。
    (12)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页。
    (13)高长虹:《一点回忆——关于鲁迅和我》,《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鲁迅研究月刊》杂志社选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187页。
    (14)这里指鲁迅“《杨贵妃》腹案”一事,见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鲁迅研究月刊》杂志社选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又见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中的《杨贵妃》,载上书第90~93页。又见郁达夫的纪念文章《鲁迅设想的〈杨贵妃〉腹案》,《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第84页。又见冯雪峰回忆文章《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697~698页。
    (15)(16)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s年版,第151~152、175页。
    (17)(18)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声之善恶——鲁迅〈破恶声论〉〈呐喊·自序〉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90~184、145~147页。
    (19)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20)(22)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21)“《野草》此后的发展,并不是把在此获得的观念断定为‘实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壮丽的虚无哲学,也不是逻辑地做出这些假设由此使轻快的运动得以启动。这以后的《野草》是不惜排除这些虚(无)像,向‘明暗之境’里的世界展开深沉的肉搏。”见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23)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这样讲,“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24)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六章“关于结构力——两个论争”。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5~174页。
    (25)刘春勇:《鲁迅的世界像:虚妄》,《国际鲁迅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论坛:北京论坛会议论文集》,第128~138页。
    (26)木山说,“其实,在写作《呐喊·自序》时,其‘呐喊’的根据已经消失了。因此对作者来说,在目前的主客观条件下重新审视作为已过‘不惑之年’的战斗者自我,才是问题所在。散文诗《野草》的连续性课题亦在这里。而《呐喊·自序》,以越发内化了的‘寂寞’为契机,将阴暗的自我从《呐喊》的混沌中引出表面来,由这一点观之,是位于《野草》形成的端绪上的。”(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在文章临要结尾时,他又说,“距《野草》最后一篇的创作晚半年多所写的,可以看做是散文形式的《野草》终篇的这篇文章(指《写在〈坟〉后面》)……”(同上,第67页)
    (27)伊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这样一种观念,《故事新编》“是以故事形式写出来的杂文”。参见伊凡《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文艺报》1953年14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