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维吾尔族“恰克恰克"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1期 马兰(维吾尔族)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马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
    内容提要:“恰克恰克”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一种极具特色的口头艺术表现形式,在诸多民间口头文化面临传承生存危机的今天,“恰克恰克’’却在维吾尔民间很好地保留并发展起来。“恰克恰克”不同于一般笑话,具有情境型、表演性、即时性等艺术特征,它与维吾尔族的“莱提派”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 键 词:“恰克恰克”“莱提派”分类及艺术特征


    笑话,在民间文学领域中一直处于特殊的边缘化位置,它既不像史诗那样宏大深邃,也不如神话那样奇妙动人,然而,它却是民间文学中生命力极强,离人们生活十分贴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种民间文学式样。尤其对于生性幽默乐观的维吾尔族来说,笑话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伴随着维吾尔人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岁月。
    “恰克恰克”的定义和分类
    
在维吾尔语中,“恰克恰克”(“qakqak”)或“莱提派”(“letipe”)①都可以用来表示笑话。“莱提派”一词源自阿拉伯语中的“lonf”、“latf”,原意是表示“精细”、“精巧”,相当于英语中的“anecdote”②,在维吾尔语中是“笑话”、“趣闻”、“故事”的意思,具有笑话和故事的双重特征。
    “恰克恰克”,是随着人们日常交流中的玩笑、趣语以及语言技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以逗人发笑为目的而说的具有幽默性的话语③,在维吾尔族传统的麦西莱甫(Mexrep)活动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传统的群体性娱乐聚会形式。可以说,“哪里有维吾尔人,哪里就有麦西莱甫”④,“恰克恰克”表演就蕴藏于这种广为流传的民间活动之中。根据传说,在维吾尔古代宫廷中就曾有专门表演“恰克恰克”的艺人,如今在诸多民间口头文化面临生存传承危机的情况下,“恰克恰克”却依然在维吾尔民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麦西莱甫以及其他各种聚会或娱乐活动中,它都是大家最为期待的重头戏。20世纪下半叶,“恰克恰克”在维吾尔族民间盛行在新疆伊犁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涌现了一批以有“当代阿凡提”之称的依沙木为代表的深受群众喜爱的“恰克恰克奇”⑤,即“恰克恰克”艺人,并且还逐渐形成了专门表演“恰克恰克”的聚会。
    就表现形式而言,“恰克恰克”是一种由两人或多人参与完成的互动性极强的对话。根据内容和语言特点的不同,大致分为攻击型、绰号型、谚语型、故事型和歌谣型五种类型⑥。
    攻击型通常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展开一场比拼智慧和幽默的战役,在场的“恰克恰克奇”们都会围绕这个主题,极尽搞笑逗乐之能事,幽默讽刺,句句紧逼,使得每一次发言就如同一次激烈的进攻,整个过程始终处在紧张而热烈的气氛当中。
    绰号型,在维吾尔族民间,把人名与绰号连用作为称呼的习俗由来已久,许多人都有绰号。而在绰号型“恰克恰克”中,就是在某个人的绰号上做文章,运用谐音、多意或曲解、联想等方法,来搞笑逗乐。
    谚语型,在这种“恰克恰克”中,对话双方会通过精彩的谚语或俗语等形式的语句互相讽刺,对话双方中后者所说的内容必须能够对前者所说的内容进行有力的反击,亦或是能够利用对方的绰号制造幽默。此类“恰克恰克”要求恰克恰克奇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将大量民间谚语俗语等知识烂熟于心,才能够在“恰克恰克”表演中运用自如,出奇制胜。
    故事型“恰克恰克”是由恰克恰克奇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通常会在结尾部分引出笑点,达到幽默效果。
    歌谣型“恰克恰克”使用的语言与维吾尔民间歌谣类似,相继表演的两位恰克恰克奇的对话必须押韵。这种类型的“恰克恰克”对恰克恰克奇的民间知识储备和语言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恰克恰克”的艺术特征
    

    “恰克恰克”独特的对话形式决定了它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笑话的艺术特征。
    第一,“恰克恰克”具有情境性。
    “恰克恰克”的产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同任何一个事件一样,必须由时间、地点、人物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不妨从下面这段简短的描述中来体会“恰克恰克”的情境性:
    夕阳西下,茶客们三三两两地开始在茶馆聚拢,绰号“土疙瘩”(“danggal”)的那个男人也拿着黑包出现在茶馆门口,不知是身上没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看起来有些拘谨……“你们说这个人是‘土疙瘩’,总让他站在门口,一会儿可别沾上水化成泥巴啦。”一个年轻小伙子配合着阿不都如苏的绰号开玩笑说。茶客们轻松地笑了,阿不都如苏的脸上也浮现出笑容……⑦
    这是一则典型的“恰克恰克”,在这个例子中,具体的人物和方位都是产生这则“恰克恰克”的具体情境中的要素。年轻男子巧妙地利用了人物的绰号“土疙瘩”,配合“站在门口”这个地点,引发了“遇水融化”的联想,一句话便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将站在门口的男子请进了门。如果失去了绰号和方位这两个情境要素,这则“恰克恰克”也就没有机会产生了。
    第二,“恰克恰克”极强的情境性,也就决定了另一个特性——即时性(即兴)。
    “笑是最流动、最迅速的表情。”⑧笑如闪电,刹那间在脸庞浮现。而以笑为灵魂的“恰克恰”,也同样犹如电光火石一般,是智慧与幽默,思维与情感相互碰撞瞬间迸发的火花。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完全地预测,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恰克恰克奇能够预知对方下一句要说的话是什么,因此,“恰克恰克”绝不是预先设计或编写好的,而是在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境下,受到当时当地的某个人或物的刺激,灵感突现而在瞬间闪现幽默的光芒。同样的一句话,这一次说出来能引人发笑,下次套用就不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幽默效果。
    第三,在情境性和即时性之中,还蕴藏着“恰克恰克”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表演性。
    “恰克恰克”作为一种生动鲜活的口头艺术形式,与其说是在“讲”,不如说是在“表演”或“演述”更为恰当。同任何一种幽默性质的艺术形式一样,笑,就是“恰克恰克”的生命。而“笑的发生要有两个因素:笑的客体和笑的主体——人。”⑨那么“恰克恰克”的产生也同样由主体和客体,即恰克恰克奇与观众两个因素同时决定,二者都是“恰克恰克”产生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因此,“恰克恰克”的表演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发生在恰克恰克奇之间。恰克恰克奇作为施动者,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恰克恰克”的产生。通常,在“恰克恰克”演述过程中,恰克恰克奇会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并配合夸张的肢体动作,来加强所说语言的幽默效果。进行对话的恰克恰克奇既相互配合,又彼此较量。一个高水平的恰克恰克奇,往往能够激起对方更高的热情和更加活跃的思维,从而产生一连串高质量的“恰克恰克”。
    其次发生在恰克恰克奇与观众之间。观众在“恰克恰克”表演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旁观者,他们的反应在表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当观众用笑声或言语对恰克恰奇做出积极地回应时,整个过程才能算作是是一次完整的表演,同时,观众的积极回应和参与能够激发恰克恰克奇的表演欲望,使其幽默灵感不断涌现。反之,不管除克恰克奇所说的话语有多么幽默,如果观众对这些内容表现得毫无兴趣,没有笑声,没有回应,这个过程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表演,所讲述的内容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恰克恰克”了。
    “恰克恰克”与“莱提派”
    

    分析了“恰克恰克”的情境性、表演性、即时性等特性,对于与之同样具有“笑话”含义的“莱提派”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呢?
    维吾尔族“莱提派”中,阿凡提题材的内容占了很大比例,在维吾尔族民间流传颇为广泛,通常被人们称之为“阿凡提莱提派”,⑩除此之外,在维吾尔族中还出现过许多像阿凡提一样既幽默又充满智慧人物:麦西热甫?热赫木巴(1657~1711)、毛拉?再丁(1815~ 1880)、赛来?恰坎(1816~1905)、肉孜?喀尔(1866~1971)、塔特里克?卡萨(1868。1948)、斯砍丹尔?艾克库力(1918~1979)、艾沙木?库尔班(1927至今)等等⑾,产生了许多在群众中喜闻乐见的“莱提派”。
    “莱提派”的最终形成,通常是在民间流传的较为零散的“恰克恰克”在口头流传过程中,逐渐以某个人物的名义被汇集起来,达到一定数量并最终形成了以这个人物为主人公的系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于某人的“奇闻、趣事”,即“莱提派”。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一个系列的“莱提派”通常由三个类别组成:第一类是确实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逸闻趣事;第二类是发生在民间的后来被传播者有意附会在主人公身上的奇闻;第三类则是传播者发挥主观创造力,借该人物的名义编造而成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传统中,“恰克恰克”就是“莱提派”的前身。除了这种演变关系之外,“恰克恰克”与“莱提派”之间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显著的区别。
    首先,从形式上看,较之“莱提派”,“恰克恰克”更为灵活,可以是一段对话,也可以是一句话,甚至应时应景的一个词也能够起到引人发笑的效果,而“莱提派”则一定是一个由时间、地点、人物构成的完整事件。
    其次,就内容而言,“莱提派”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沉淀,变得较为固定,多以书面形式存在,而每一则“恰克恰克”的产生都可视为一次新的创作。或者可以理解为,“恰克恰克”所具有的即时性,决定了其内容的不确定性,是瞬间闪现的思想火花通过语言的形式所进行的表达。此外,“莱提派”的内容是成系列的,以某个固定人物为核心而展开,“恰克恰克”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不需要确定的主人公,因此随意性和随机性更强。
    尽管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恰克恰克”与“莱提派”二者之间同样也具有相似性和重叠性。
    首先在范畴上来看,“恰克恰克”和“莱提派”都是富有幽默性质的喜剧类艺术表现形式。引人发笑,是二者共同的核心。换言之,有了笑,“恰克恰克”和“莱提派”才有了灵魂。
    其次从功能上来讲,“恰克恰克”和“莱提派”都具有教育和娱乐的作用。二者都能够运用巧妙的语言来针砭时弊、惩恶扬善,引导人们不断完善自己,追求美好,是对人们进行品德教育,陶冶人们情操的大课堂。
    最后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恰克恰克”和“莱提派”的艺人群体往往是共同的。著名的“莱提派奇”(即“莱提派”艺人)通常也就是群众所喜爱的恰克恰克奇,例如维吾尔人民心目中的幽默大师赛莱恰坎、“当代阿凡提”艾沙木大叔(1930至今)等。
    在维吾尔民间文学领域中,对于“恰克恰克”和“莱提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莱提派”是维吾尔语中对笑话的统称,“恰克恰克”则是维吾尔笑话中的一个特殊类别。⑿而在《民间文学概论》(维吾尔文)中,并没有将“莱提派”与“恰克恰克”解释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将两者并列提出。从上述分析中来看,“‘莱提派’是维吾尔笑话的统称”的观点似乎有待商榷。
    结语
    

    “恰克恰克”是维吾尔民间口头传统文化中的一株奇葩,深深地根植并成长于民间,而民间生活的这片沃土也铸就了“恰克恰克”纷繁复杂,灵活多变的特性,无论从形式、内容或是传承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民间口头文化的特征和价值。


    注释:
    

    ①此写法是笔者根据维吾尔语“letipe”所做的音译,也有译作“莱特派”、“兰提凡”、“兰特盘”、“蓝提盘”等,一直未有统一译写。
    ②马合木提江?依斯拉木:《维吾尔民间吹牛》(维吾尔文),第2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版。
    ③乌斯曼?斯马依:《民间文学概论》(维吾尔文),第353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④艾娣雅?买买提:《一位人类学者视野中的麦西莱甫》,第7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⑤ “恰克恰克奇”中的“奇”在维吾尔语中表示“……的人”。
    ⑥关于分类可参见乌斯曼?斯马依《民间文学概论》(维吾尔文),第355页,新疆人民出版社。
    ⑦艾塞提?阿不都热西提:《“笑话艺人茶馆”里的阿不都如苏?塞依提》(维吾尔文),《伊犁河》2005年第3期。
    ⑧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第24页,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⑨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第l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⑩乌斯曼?斯马依:《民间文学概论》(维吾尔文).第330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⑾袁舍利:《阿凡提与有幽默性格的维吾尔人》,《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⑿巴合提亚:《维吾尔口头文学概述》,载朝戈金主编《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第l2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