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童庆炳:中西文学观念差异论(10)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理论研究》 童庆炳 参加讨论

    中国历史是发展的,上述儒家的人文传统在不同时期也有升沉,有进退,有变化,有起伏,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随着中国之治乱而发生变化。就是说,在治世,上述人伦道德得以实现,而在乱世则正常的人伦道德也会沉沦。对于文学来说,重视人伦的结果,就是重视对于相关对象的抒情,从而进行情感的评价,这就形成了审美论为核心的文学观念。
    与中国人文传统不同,西方的人文思想传统经历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英国著名史学家、牛津大学副校长阿伦·布洛克说:“一般说来,西方思想分三种不同模式看待人与宇宙。第一种模式是超越自然的,即超越宇宙的模式,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成是神的创造的一部分。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即科学的模式,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像其他的有机体一样。第三种是人文主义的模式,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布洛克 12)。
    布洛克所讲的三种模式,也可以理解为西方文化的变迁的历史。
    中世纪是第一模式时期。第一种模式,所谓“超越自然”的模式,也就是神学的模式。神学模式的特点就是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人的灵与肉是分离的,存在着一个属于“肉”的此岸世界,又存在存在着一个属于“灵”的彼岸世界。人在彼岸世界有了罪,被罚到尘世世界,人是带着“原罪”来到世上的。因此必须在教会里修炼,洗净原罪,以便人死后灵魂可以上天。这种思想在西方的中世纪时期占了支配的地位。按照西方人自己的看法,一般都把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称为“中世纪”。多数西方史学家把中世纪看成是“黑暗时代”。在西方的中世纪,在制度上实行农奴制,在生活上实行禁欲主义,特别是在思想上教会主宰一切,人的思想和感情都受到钳制。因为教会有许多清规戒律,人不能不遵守。这就是所谓的蒙昧主义统治人们的思想时期。特别是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察和审判有关宗教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不允许任何基督精神的“异端邪说”存在于生长,不时地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提出新假设的科学家。13世纪英国的培根,因为有新的思想,就曾被教会逮捕入狱,关押长达14年之久。中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很早就发现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但是这个观点违犯了教会的“上帝所创造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观点,哥白尼对教会十分恐惧,害怕遭受迫害,犹豫了很多年,直到临死前,才公开发表自己的学说。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坚持以科学精神探索宇宙,遭到教会的严刑拷打和长期监禁。最为悲惨的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布鲁诺。布鲁诺接受并坚持了哥白尼的观点,就被教会判为“异端”,开除了教籍,并被迫离开祖国,长期流浪在异国他乡。后来布鲁诺回到意大利,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最后竟被活活烧死。从宗教裁判所的所作所为,表现了中世纪的确是“黑暗时期”,是反人文主义的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时期是第二模式即人文主义模式时期。文艺复兴是发生于欧洲14世纪到17世纪三百年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许多文化巨人,如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哲学家:伊拉斯谟、马基雅维利;作家:薄伽丘、马基雅维利,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蒙田; 画家:乔托、波提切利、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提香;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 其中,莎士比亚、但丁、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人”。这次长达三百年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时又被称为启蒙主义运动,原因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针对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的“蒙昧主义”的,这些文化巨人的思想很丰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要以“人本”取代“神本”。那么,这些文化巨人从哪里去获得思想资源呢?这就从古希腊哪里去寻找思想的启示。“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布洛克 14)。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包括塑造自己的能力,是潜伏的,需要唤醒,需要让它们表现出来,加以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布洛克 45)。就是说,通过教育唤醒人的潜在能力,这就是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为什么会把“人的潜能”看成是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呢?这就与中世纪对人的看法相关。如在中世纪著名思想家奥古斯丁笔下,“人是堕落的生物,没有上帝协助无法有所作为;而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却是,人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达到最高的优越境界,塑造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成就赢得名声”(布洛克 36)。这样看来,古希腊罗马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倾向于用第三种模式即人文主义的模式来看待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就不信上帝了。诚如阿伦·布洛克所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互相容纳起来”(布洛克 78)。西欧十七、十八世纪以后,现代工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进入了近代,人在世界的地位又一次发生变化,这个时期可以称为用第三种模式即科学模式来看待人的时期。科学模式集焦点于自然,人也被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像一切有机体一样。卡莱尔认为:“要是我们必须用一句话来说明我们整个时代的特点的话,我们就会首先叫它是机器的时代……同样的习惯不仅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而且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方式。人不仅在手上而且头脑里和心里机器化了”(布洛克 159)。特别是达尔文于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更消除了人与自然科学研究和人的研究的区别,“达尔文的关于进化和和进化所依据的自然选择过程的观点,结束了人的特殊地位,把人带到了与动物和其他有机生命相同的生物学范畴”(布洛克 137)。与此状况同时发生的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反封建斗争日益激烈。针对上述两种情况,以法国巴黎为中心,以法语为自然语言,出现了作为法国大革命舆论准备的启蒙主义运动,涌现了一大批启蒙主义思想家。如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孟德斯鸠、赫尔德、莱辛、康德、边沁、伏尔泰、卢梭、杰菲特、狄德罗等等。他们的思想诉求各式各样,他们之间争论不休,甚至互相攻讦。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个性、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并把这些思想运用于建立理性的社会方面。这是启蒙时代人文主义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