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文化经典、文论话语与比较文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学术月刊》 2007年第3期 曹顺庆 参加讨论

    三
    叶维廉、钱锺书、王元化等学者之所以做得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经典很熟悉,另一方面是充分注意了中国话语规则。因此,若想把当前的比较文学学术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就要正确认识文化经典、文论话语和比较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
    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根本基石是求同,即求取不同国家文学的共同性。法国学者提出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流传学、渊源学与媒介学,其研究的前提是文学作品的同源性。对于影响研究而言,只有具备了同源性才有可比性。美国学者倡导的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研究对象的类同性,包括不同学科的共同之处以及不同语言、不同国家文学的共同之处,要求具备类同性才具有可比性。而我提出的“异质性”是建立在不同文明的基础上的。在如今多元文明的格局下,如果不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异质性,就会掉进陷阱,就会重蹈王国维、朱光潜、刘若愚等大学者的覆辙。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异”有可比性吗?任何东西都是有差异的,如此一来,研究的对象就会漫无边际了,又该如何进行比较呢?异质性的可比性在哪里,这种研究的意义何在?
    异质性比较的意义在其互补性,这是对异质性强调的关键。传统比较文学研究总是求其同质性与共通性,这种研究是建立在求同的基础上的.对于相异的部分则没有纳入研究的视野,因此,也就忽视了不同文学和文化之间存在互补性的可能,当然也就谈不上探讨这种互补性了。一些中国有的东西,西方没有,如围棋、水墨画等,其存在的价值在于独特性,而对此独特性进行研究的价值则在于互补性。例如,很多人喜欢海德格尔,喜欢现象学,但并不真正懂得他们的哲学思想。从现象学到海德格尔,再到阐释学,有一个思路,有一个对西方传统的突破,产生了一种跟西方传统不一样的东西,它们走向了变革,走向了另外一条路。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论》中批判现象学把语言和意义分开了,其实这正是现象学的闪光之处,他们看出了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从来认为言和意是可分开的。庄子曾经说过:“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之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不是存在,是存在之家,它可以离家出走,语言破碎处无物存在。由此可见,中国和西方走了不同的路径,但都可以达到真理的彼岸。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沧浪的“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都阐述了语言和意义相分离的思想。海德格尔喜欢引证的荷尔德林的诗和凡·高的画《农鞋》,就颇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境。所以说,中国的言意关系可以给西方很大的启发。这就是异质性所要达到的互补性。又如,中国的寒山诗流传到美国之后,其表现出的意象和风格受到当时的“嬉皮士”的欢迎,而寒山诗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是美国文化中没有的。庞德就在这种异质性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诗歌的营养,最终创立了美国的意象派,不仅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也丰富了世界文苑。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事例。如佛教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异质性的,但是它被中国文化所吸收和改造,最终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诞生了著名的禅宗。禅宗在促进中国文化发展、丰富世界文化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这是异质文化互补以后发挥重要作用的成功的例证。因此,如果我们能在比较中找出
    异质性,并进而达到互补性,中国文化就可以前进,世界文化就可以重放光彩。
    如此说来,比较文学研究在寻找共同性时一定要注意不同文明之间巨大的文化落差及不同的文论话语。反观比较文学被人诟病之处,其实就在于没有注意巨大的文化落差。所以,王熙凤与福斯塔夫、贾宝玉和奥涅金、华兹华斯和陶渊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比较,甚至巴罗克风格和晚唐诗等等“X+Y”式的比较,才会被称为是浅度的比附研究。这种浅度的比附研究不能达到比较的目的,也就不能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
    当然,要想真正掌握中国文论话语,还得回过头来认真学习传统经典。只有掌握了传统经典,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异质性”。文化的异质性究竟在哪里?很多人不知道,因为不熟悉中国文化理论与传统话语方式。传统话语一定是从文化经典中来的,是浸泡在文化经典中的。杨明照、季羡林这些从小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文化经典熏陶的学者就非常懂得传统话语。因此,我们今天的“失语”并不是我们没有知识,而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泡,没有我们自己的知识,没有我们自己知识的文化之根和言说方式。而比较文学的研究要求我们不仅要懂得西方的文化和文学知识,更要懂得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经典,这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失去了赖以安身立命的场所,很可能西方的东西也学不好,当今文化的“失语”就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传统之后连西方的东西也没学会。没有被传统文化浸泡过,就学不好比较文学;没有被传统文化浸泡过,就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总之,不论是文化经典还是文论话语,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问题,而是一个面临中西异质性的比较文学问题。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总体文学的追求,这不是说所有的文学和文学话语都必须是一样的,而是说,比较文学既追求人类共同的文心和诗心,又允许异质文明和话语的互补。仅仅只有经典不一定能搞好比较文学研究,还得有话语;但仅仅有话语也不一定能够搞好比较文学研究,还得看这个话语是不是自己的,是不是在自己民族的传统经典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话语必须是以自己的学术规则建立起来的。有了经典和自己话语的结合才能搞好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也才能找到自己的基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异质性互补当是全球化语境下学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