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国外文学》 乔修峰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所说的“词语焦虑”是指词语引起的焦虑或不安,是一个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说法。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过程,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时,意识到了彼此之间在理念、概念和词语上的分歧并不断论争,导致了思想和话语层面众声喧哗的状态。他们对词语的无序状态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这种焦虑不仅出现在用词语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还出现在对词语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本文旨在探讨这种焦虑的表现和原因,指出文人重构意义体系的尝试也是转型时期抵制种种焦虑并重构道德的手段。
    关 键 词:词语/焦虑/道德/维多利亚时代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世纪英国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研究”(项目编号:12CWW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乔修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说到文人的“词语焦虑”,最常想到的可能是表述焦虑。与文字打交道,难免会在表述方面产生焦虑。有时为传神达意,还要字斟句酌,推敲苦吟。浸淫文字越久,就越有可能担心辞令不明,言不逮意。不过,本文所说的“词语焦虑”并不仅指这种表述焦虑,或者说,表述焦虑只是“词语焦虑”这座冰山浮在海面之上的部分。更令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焦虑的是词语的无序状态,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符号与意义之间出现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或“巴别塔似的混乱”。说“词语焦虑”而不说“语言焦虑”,主要是因为这种焦虑虽然本质上属于语言问题,却更具体地表现在词语层面,并且超越了语言,反映着文化和道德领域的焦虑。
    一、词语焦虑的表现
    “词语焦虑”并非维多利亚时代独有的现象,但在这一时期,随着工业社会的逐步形成,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化,历史意识对英语的影响,以及浪漫主义语言观的延续,文人的词语焦虑带有了明显的转型时代特征,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人们意识到很多人都在按自己的认识和意愿使用词语,不仅加剧了词语的混乱状态,还阻碍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卡莱尔(Thomas Carlyle)经常批评当时政治、宗教、道德和文艺评论的用词日渐空洞,言不指物,导致“空话”(cant)泛滥,有人甚至口说空话而不自知,出现了“真诚的空话”(Sincere-Cant)。①罗斯金(John Ruskin)也经常提醒读者注意当时政治话语的混乱,如他在《手拿钉子的命运女神》(Fors Clavigera)开篇所说:“现在一切关于政府的流行言论,都只可能是荒谬的,因为缺少对术语的界定。”②他们意识到词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出现了一种无序状态,尝试寻求权威的或者能够共享的意义框架,如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所说:“我们得在所用术语的意义上达成一致才行。”③他在《文学与科学》(Literature and Science)中解释“文学”(literature)一词时,不厌其烦地批驳赫胥黎(T.H.Huxley)对他的误解——“他说的是……他想让我说……我的意思是。”④这种句式很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词语焦虑对写作的影响。
    其次,文人们意识到词语的混乱不仅会阻碍他们之间的对话,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如何理解、表述这些新体验?许多新词语或旧词新义,常令尚未摆脱“前工业社会”生活和思维习惯的人感到不知所措。在乔治·爱略特(George Eliot)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中,那位乡间磨坊主就有这样的感受:“现如今这世道太乱了,到处都是让人稀里糊涂的字眼(unreasonable words)。”⑤文人们对“文化与社会”领域的许多关键词的意义变化尤其感到不安,不仅意识到这些变化使他们很难确切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且担心这些变化如果不为世人关注,很有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瓦解整个价值体系,因为词语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变化,还反映了看社会的方式的变化。于是,他们反复强调自己所用的词义,重新给词语下定义,通过考证词语的源流谱系来批驳他人的用法或流行的意义,有时甚至故意歪解词语以表达自己的主张。
    霍洛韦曾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圣哲》中说,卡莱尔不像纽曼(John Henry Newman)那样严格地使用词语的习常意义,而是喜欢使用“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悖论的或极富想象力的意义”。⑥卡莱尔也因此饱受指摘。例如,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虽然承认卡莱尔那些打破常规的用词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却看不惯他那种天马行空的文风,在《巴彻斯特养老院》(1855)中嘲讽他为“悲观的反空话博士”(Dr.Pessimist Anticant),用“无比怪异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居然也能让大众趋之若鹜。⑦威廉·汤姆森(William Thomson)的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卡莱尔在《论英雄与英雄崇拜》(1841)中“滥用”词语:“离经叛道的人如果不敢直言,自然会捡起一样武器,即竭力颠倒词语的旧有用法,通过混淆正确思维和错误思维的界线,为错误思维铺平道路。”⑧实际上,重新给词语下定义是卡莱尔等“圣哲”常用的论述方式。当时的《伦敦评论》(London Review)上就有文章讽刺罗斯金,说他喜欢给词语下定义,可就是不懂什么是定义。⑨这在表面上看是文风问题,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一方面,卡莱尔等人觉得一些关键词语的习常意义已经发生变化,有的甚至变得毫无意义,无法表达他们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尝试用这种文风抵制科学发展与学科分化对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19世纪的科学发展对宗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只是众多的火药桶之一。对当时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宗教不只涉及信仰问题,还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伦理体系。卡莱尔对“劳动”(work)的强调、乔治·爱略特关于“责任”(duty)的论述,都是在信仰危机中尝试通过重构意义来挽救道德。这种重构既是他们焦虑的表现,也是他们抵制焦虑的手段。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概念和新术语,不仅影响着词汇的构成,也改变着思想观念,在丰富人文学者修辞和想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挤压了词语的神秘空间。自然科学的日渐强势,也将其思维方式渗透到了人文社科领域,社会学、经济学等“新兴”学科就深受自然科学和数学语言的影响,为追求专门学科或精密科学的地位,经历了“去神秘化”、“去道德化”的过程,压缩了词语的神性和伦理维度。社会科学又与自然科学一道,将其观念和词语扩张到人文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卡莱尔所说的“心脑分裂”和“知识的偏颇”。⑩纽曼指责政治经济学插手伦理,(11)卡莱尔批判机械思维侵权越界,都是这种焦虑的表现。
    最后,文人的词语焦虑还表现在他们对自身角色和词语功用的认知上。乔治·爱略特认为:“任何发表作品的男性或女性都必然起着教师的作用,影响着公众的思想。”(12)当时很多文人都意识到,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潮不仅改造了词语,还通过这些词语影响了公众的思考。他们要揭露这些词语背后隐含的“利益”和“权力”。在他们看来,词语绝非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的化身。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词语,有什么样的词语也会有什么样的思想。词语问题既在词语之中,又在词语之外,人们的思考很容易在不经意间遭到词语“绑架”。要想正本清源,就得守护词语。
    这种认识还受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意识对英语的影响。这与19世纪英国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语文学的崛起)关系密切。值得一提的是特伦奇(Richard Chenevix Trench)。他曾担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神学教授、都柏林大主教,但更有意义的是他在19世纪60年代作为语文学家的一系列著述。他的《论我国英语词典的若干不足》(1857)直接催发了后来《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编纂。(13)这部19世纪中叶开始编纂的大词典也的确贯彻了他所要求的“历史原则”,揭示了词语承载的历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英语史”。他之前发表的系列演讲《论词语研究》(1851)已经明确提出要研究英语语言的历史,主张了解词语的用法、源头和差别,因为词语是“历史或伦理的化石”,“承载着历史事实或人类的道德常识;即便道德感走入歧途,它们也能观察并记录下来”。(14)他还向同代人提出,不仅要了解词语的历史,还要关注词语的现状:“一个时代的性格和道德状况,经常体现在这个时代新出现的词语或旧词语的新用法之中。”(15)特伦奇等语文学家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日渐增大,罗斯金就受牛津大学语文学教授缪勒(Max Muller)影响,在演讲中多次强调了解词源的重要性,并建议读者细致阅读缪勒的《语言科学讲座》(Lectures on the Science of Language,1861)。(16)
    另一方面是浪漫主义语言观的影响。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在谈17世纪诗人考利(Cowley)的用词时说过一句名言:“语言是思想的外衣。”(17)这种观点不仅疏远了语言与思想的关联,还设定了二者的主次关系。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语言观则强调“整体”、“有机”,将语言与思想看作同一事物在不同维度的存在形式,如卡莱尔在《旧衣新裁》(1831)中所说:
    人们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但实际上更应该说,语言乃是思想的躯体(Flesh-Garment),是思想的肉身(Body)。(18)
    可以说,卡莱尔的语言观是语言、思想、现实的“三位一体”。也即说,改变语言,就会改变思想,也自然会改变社会,如他在《鲍斯维尔的约翰逊传》(1832)一文中所说,“名称的确会改变现实”。(19)卡莱尔、乔治·爱略特等人都相信词语能够改变人,如《米德尔马契》的叙述者所说:“准确的词语总有一种力量,以其明确的词义感染我们的行动。”(20)当代伦理学家麦金泰尔(Alasdair MacIntyre)也认为,词语不仅影响认知,还影响行动,“改变概念,不管是修正现有概念、促成新概念还是摧毁旧概念,都是改变行为”。(21)这样的语言观必然会引起文人对自己时代语言状况的担忧,而这种焦虑也并非杞人之忧,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的衰退”已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词语引发的焦虑更明确地指向了对“存在”的担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