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不可见”的现实与《追寻》的精神维度 意味深长的是,当小说家展现艺术家的世界(作曲家凡特伊、画家埃尔斯蒂尔和维米尔等眼中的世界),特别是在涉及音乐或绘画使人感到的不可见的现实时,小说家运用大量宗教和唯灵论的词汇;而当他描绘典型的宗教场所教堂,他所运用的比喻或描绘的形象却属于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世界。很明显,小说家试图在艺术与宗教(以及招魂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也许这是因为它们均含有一些不可分析的神秘内容,或者更进一步它们分享共同的起源?不过在普鲁斯特那里,只有艺术能够达到宗教信条和招魂术不再能够达到的不可见的世界,并使之成为可见的。这一切表明了小说家面对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化思潮所做的个人选择。《法国宗教史,1880-1914》的作者指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作者引用当时的著名化学家马瑟兰·贝尔特劳(Marcellin Berthelot)1885年所说的话:“今日世界无神秘。理性观念声称阐明和理解了一切:它尽力给予一切事物一种实证的和逻辑的解释,它将宿命论(le déterminisme fatal)直至延伸到道德世界。”[52]小说家对于其所处时代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具体回答无疑在于对“可见”与“不可见”的主题的细腻处理。 如果说音乐使主人公与不可见的现实沟通,教堂的建筑则为使不可见的现实成为可见提供了具体而整体性的启示。大教堂在普鲁斯特那里,不仅是会聚了各种艺术形式(音乐、绘画、雕刻)的场所,同时是会聚了各种文化的场所。在《寻回的时光》中,小说家再次将“大教堂”、“另一些世界”、“艺术”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主人公这样描述他将要投笔的小说: ……创造它,如同一个世界,同时并不忽略那些神秘的东西,也许它们只能在另一些世界(d’autres mondes)得到解释,对这些神秘的东西的预感是生活和艺术中最使我们感动的东西。在这些巨作中,由于建筑师计划本身的宏大规模,有些部分仅有时间得到勾画,而且可能永远无法完成。多少宏伟的大教堂处于未完成之中![53] 在小说中神秘的内容尤其与音乐和教堂所揭示的不可见的现实联系在一起;在那里涉及的是包括艺术的召唤、古老的和基督教的历史、各民族艺术和文化交融的历史,以及灵魂的底蕴——对天堂、对无限的精神向往等渐渐成为人们视而不见的东西。“另一些世界”在他那里,仍不是惟一的;可以认为,它既指音乐中不可见的现实所归属的另一世界,也指大教堂所隐藏的不可见的现实所指向的古代世界——起源的世界。 可以明确的是,另一些世界的主题涉及科学和“有限”的艺术无法触及的东西。在此,普鲁斯特似乎给出了我们所讨论的不可见的现实在他“未完成”的大教堂中的位置。尽管这个大教堂不无“世俗性”[54],它的某些部分却超凡脱俗,能够容纳另一些(神秘)世界。而且这些神秘世界虽然得不到恰当的理性的解释,它们却在很大的程度上支撑着整个建筑。因为一方面,建筑作为一种“使命”恰恰来自间歇性印象——受到音乐和教堂的钟楼等所容纳的不可见的现实的召唤,而正是这些印象随后成为建筑的基石;另一方面,另一世界为艺术创造(通过其法规:善良、审慎、献身)提供了更为可信的解释,而与教堂有关的一些隐秘的现实默默支撑着法兰西文化。 画家埃尔斯蒂尔使马塞尔看到的巴尔贝克的教堂的“兼容”性质,显示了不可见的现实的超越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的特点。这个虚构的教堂既是普鲁斯特美学的表征,也展示了普鲁斯特本人对于另一重现实的认识。一方面,从美学上看,它体现了普鲁斯特小说对所有时代和文化和艺术的接纳。另一方面,小说家对另一重现实的认识通过对“宗教性”的独特理解揭示。在他那里,宗教性不同于具体的宗教,尤其是具有分离性的被人们理解为代表了不同教派的宗教,他所谓的宗教性没有排他性。因此我们认为,用表达了人类心灵的底蕴的“精神性”能够更恰当地表明普鲁斯特眼光的超越宗教与文化的特点。可以说,普鲁斯特的小说最终重建了一种能够实现灵魂交流的艺术。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反分析,重交融。教堂的不同寻常的高度,则象征了小说本身接纳不同文化和其艺术成就的开阔的视阈,从而如同从教堂的钟楼上观看周围世界,透过小说人们能看到的是超越文化界限的艺术与人类精神追求的镶嵌画:“如同一块圆形蛋糕,它已被切割,但所有成块的部分仍聚合在一起”。 从小说的标题《追寻逝去的时光》来看,普鲁斯特更关心的是此世,他要寻回的是过去的时间,这只能通过写作达到,写作无疑是此世的根基。但是最终艺术家意识到自己的来源和归属,他们通过欣赏艺术与不可见的现实沟通,并运用另一个世界的法规进行创造。作品是“最后的审判”。因此不可见的现实的主题,是体现了小说的精神底蕴的主题。另一些世界本身,在小说中则经历了从“不可见”到渐渐变得可见的过程。 涉及对另一些世界的感应或接纳,小说家更经常运用的词语是“灵魂”(l’âme)或“精神”(l’esprit),而非“心”(le cœur)一词;在他那里,前者更为通灵、更倾向于无限,后者则与人的情感和欲望(尤其是爱欲)有关。而灵魂则可以同时是虚空(当它超脱物质烦恼、个人欲望)和无限的;也许恰恰因为虚空,它才能接纳一切。在小说中,虚空、虚无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身心寂灭、死亡,它暗示了灵魂及另一世界并不存在,我们认为这是小说家并不接受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指孕育一切的虚空状态。后者类似于普鲁斯特在描述贝高特的写作特点时采用的镜喻:“写出有天赋的作品的人……是那些有能力突然间停止为自己而生活,以便使自己的人格成为如同一面镜子的人,天赋在于映照能力,而不在于所映照的景色的内在品质。”[55]因此,对于小说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停止为自己而生活,换言之,达到一种无我(去除私欲)状态,以便使作品成为一面能够映射大千世界(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其神秘的不可解释的方面)的镜子。 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不可见的现实,无论存在于音乐中,还是隐藏在教堂中,均由艺术家使之成为可见的。它们共同显示了《追寻》作为视觉工具的用途,小说家具体的做法则在于使不可见的世界逐渐成为可见——并最终成为可见世界的根基,在这一过程中小说家从不同方面揭示不可见的原因,以及如何接近不可见的世界。因此不可见的现实和它所指向的另一些世界,显示了《追寻》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蕴和精神升华的维度,并使作品向着不可解释的神秘世界敞开。 (原载于《欧美文学论丛》第六辑“法国文学与宗教”,2011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