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近代日本否定性中国观的形成,主要在两个层面的对比中产生。一个是存在于文学意象或经典文本中的中国与清末中国社会现实的对比,一个是走上明治维新道路获得发展的日本和固守封建统治日渐衰落的中国的对比。日本古典文学尤其是汉文学中很早就有了与六朝古都南京密切关联的文学意象。成书于751年的日本现存最早汉诗集《怀风藻》,言其编撰目的为“予撰此文意者,为将不忘先哲遗风,故以怀风名之云而”(43)。虽然其作品风格分前后两期,分别受到六朝和初唐文学的影响,但其所怀之风,旨趣主要在六朝文学。《怀风藻》中“六朝文学的印记随处可见。……因此,说《怀风藻》和中国文学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六朝文学上并非言过其实”(44)。然而及至清末,展现在日本人面前的,原本承载着美好的六朝文学意象的南京却已是萧瑟一片。如小林爱雄所说,南京历史上的风华“只能从身着补丁衣服的卖瓦女人的盒子里”去想象了。经典文本中构筑的南京意象被现实冲撞得支离破碎。另外,伴随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军力不断提升和清末中国不断衰落,在两相对比下,日本官民对中国的认识也不断改变。“由于晚清的中国积贫积弱,与变法维新成功的日本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现实中的中国社会、中国人,则是大多数日本人蔑视的对象。”(45)尤其在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成为极大改变日本人中国观的契机。敌对心情转换成的对对方的污蔑感,在大众中间广泛渗透”(46)。另外,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逐步接受西方“文明”,且以西洋文明在东洋的代言人自居,并开始依此评量他们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到了督署停车场。……走出月台,见小贩在铁道上叫卖。若见车来便逃散而去。车停后又在四周叫卖起来。这里没有像日本那样细致的规则,而是‘放任主义’。这种放任主义在支那体现在所有事情上。”(47)明治游记中的清末南京形象研究很好地呈现出这两层对比下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及其变迁。虽然对于南京的研究只是一个个案,但这为研究近代中国的城市形象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可能,同时也为时下学术界广泛开展的“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注释: ①高橋謙:『支那時事』,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三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99頁,第114頁,第114頁。 ②小林爱雄:《中国印象记》,李炜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译者序第9-10页。 ③内藤湖南:《燕山楚水》,吴卫峰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译者序第2-3页。 ④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郭举昆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译者序第1页。 ⑤勝田主計:『清韓漫遊余瀝』,『明治北方調査探検記集成』(第11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89年版,第394頁。 ⑥按:“日里”为日本距离单位。1891年(明治24年)日本加入《米突公约》后,规定43.2公里为11日里,1日里约为3.927公里。 ⑦内藤虎次郎:『支那漫遊 燕山楚水』,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四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221-222頁。 ⑧徳富猪一郎:『七十八日遊記』,[東京]民友社1906年版,第177頁。 ⑨按:“绿门”指日本在举行庆祝会、运动会等活动时临时搭建的门,上部搭成弓形,并覆一常青树的叶。“明治十八、九年(1885、1886)左右,绿门多装饰于店头或门前”。大熊喜邦:『本邦緑門の溥w』,『建築雑誌』(第二百六十六号)1909年第2期。 ⑩東亜同文書院第九期生:『東亜同文書院大旅行誌5孤帆双蹄』,[東京]雄松堂出版2006年版,第178頁。 (11)孙建国:《南京通商口岸开埠始末》,[南京]《档案与建设》1999年第8期。 (12)(13)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翻印:《首都志》(下),南京古旧书店、南京史志编辑部1985年版,第844-845页,第851页。 (14)(16)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六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277頁,第285頁。 (15)勝田主計:『清韓漫遊余瀝』,『明治北方調査探検記集成』(第11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89年版,第399頁。 (17)嵇果煌:《传统代步工具——轿子的兴衰》,《交通与运输》1995年第1期。 (18)(19)佐藤善治郎:『南清紀行』,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十八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115頁,第112-114頁。 (20)東亜同文書院第九期生:『東亜同文書院大旅行誌5 孤帆双蹄』,[東京]雄松堂出版2006年版,第178-179頁。 (21)吴本荣:《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近代化(1894-1937)》,《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2)(25)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六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285页,第290頁。 (23)村木正憲:『清韓紀行』,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五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152、156頁。 (24)(27)勝田主計:『清韓漫遊余瀝』,『明治北方調査探検記集成』(第11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89年版,第394-395頁,第398頁。 (26)内藤虎次郎:『支那漫遊 燕山楚水』,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四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223頁。 (28)王乾、徐昀、宋伟轩:《南京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变迁研究》,[南京]《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第6期。 (29)佐藤善治郎:『南清紀行』,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十八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139頁,第112-114頁,第103頁。 (30)東亜同文書院第九期生:『東亜同文書院大旅行誌5 孤帆双蹄』,[東京]雄松堂出版2006年版,第179頁。 (31)内藤虎次郎:『支那漫遊 燕山楚水』,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四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227頁。 (32)按:“中西”在日本是一常见姓氏。 (33)佐藤善治郎:『南清紀行』,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十八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139頁,第112-114頁。 (34)中野孤山:『支那大陸横断遊蜀雑爼』,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十七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65-66頁。 (35)内藤虎次郎:『支那漫遊 燕山楚水』,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四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222-223頁。 (36)西本願寺教学参議部:『清国巡遊誌』,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十四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170-171頁。 (37)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六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326頁。 (38)股野琢:『葦杭遊記』,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二十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382頁。 (39)徳富猪一郎:『七十八日遊記』,[東京]民友社1906年版,第178-179頁。 (40)勝田主計:『清韓漫遊余瀝』,『明治北方調査探検記集成』(第11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89年版,第394頁。 (41)小岛晋治、云鸥、振江:《日本人的太平天国观》,《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42)夏春涛:《太平天国时期南京城的变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43)林古渓:『懐風藻新注』,[東京]明治書院1958年版,第10頁。 (44)宿久高、尹允镇:《〈怀风藻〉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联》,[北京]《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第3期。 (45)张学锋:《译后记——幕末明治时期的中国见闻录及宇野哲人的〈中国文明记〉》,宇野哲人著,张学锋译:《中国文明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5页。 (46)安藤彦太郎:『日本人の中国観』,[東京]勁草書房1971年版,第48頁。 (47)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六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版,第285-286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