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汉译佛经不仅模仿原文构式,还模仿原文构词,促使等比标记进一步向词内成分虚化,成为构词语素,这也符合由短语词汇化成词的一般规律。 首先,前置词“如”向词内成分虚化,形成大批专门做状语的“如-”类复合词,直接对应原文yathā加中性单数名词构成的不变状复合词(也叫做副词性复合词,Avyayībhāva)。如: 8) 什:如實知之 <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mi(《藥草喻品第五》) 9) 什:如其種性具足蒙潤 < vāriṇā saṃtarpayati yathā-balaṃ yathā-viṣayam yathā-sthāmaṃ(《藥草喻品第五》) 《波你尼经》曾特别说明:虽然梵语的不变词yathā可以表达恰如其分、重复、于词义无逾越及相似等四层涵义,但在复合词中却不能表达“相似”的意义(段晴 2001:427-428)。因而与之对应的汉译“如”也只有“依据、按照”的意思,相当于介词,整个“如+名词”组合表达行事或变化的依据。荻原云来编《梵和大辞典》中收录了更多实例,如: 如理 < yathārtham“按照道理地、适当地”| 如法 < yathā-dharmam“依据法则地、适当地”| 如应 < yathā-yogam “相应地、适当地” | 如数 < yathā-saṃkhyam “按照数目地”| 如次 < yathā-kramam “按照顺序地”| 如力 < yathā-balam“依据能力地”| 如言 < yathā-śabdam “按照所说地” | 如声 < yathā-ruta “依据所说地” | 如见 < yathā-dṛṣṭam “依据所见地”| 如旧 < yathā-sthāna “按照原有地、照旧地” | 如本 < yathā-pūrvam “按照本来地、照旧地” 等等。译经中的“如+名词”组合多为双音节形式,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因此很容易取得副词资格,专门充当状语。并且作为一种能产的词法模式 ——介宾式复合词,已经融入后世汉语的词汇系统,如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如实(反映)、如法(炮制)、如数(退还)、如期(完成)、如约(前往)、……”。 然而在佛经翻译之前,古汉语中“如+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并不具备成词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介词“如”的结合能力有限,构成的双音组合屈指可数,只有“如约”、“如志”、“如期”、“如法”、“如数”、“如实”、 “如律”、“如令”、“如礼”、“如仪”等几个形式;二、“如+名词”组合的句法位置自由,可以充当谓语、补语、状语等多种句法成分,如: 唯所納之,無不如志。(《左傳•僖公15年》)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史記•項羽本紀》) 以上用作谓语。 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孫子兵法•用間》) 長當棄市,臣請論如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以上用作补语。 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數並夾。(《周禮•夏官•司弓矢》) 如實論之,虛妄言也。(《論衡•奇怪》) 以上用作状语。 可见,汉语本有的“如+名词”组合短语性质明显,缺少词汇化为副词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动力。然而作为后世汉语中现实存在的词法模式,“如+名词”能够成功转型为介宾式复合词,汉译佛经对原文不变状复合词的大量仿译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与前置词“如”类似,后置词“等”也表现出向前黏附、成为构词语素的倾向。如: 10) 护:大君主 | 什:王等 < rāja-mātras(《信解品第四》) 11) 护:王太子 | 什:王等 < rāja-mātras(《信解品第四》) 《法华经》原文中,以-mātra收尾的格限定复合词(依主释,tat-puruṣa)rāja-mātras出现两次,字面直译是“与国王相等之人”,实际上指一种称谓,竺法护意译作“大君主”和“王太子”,鸠摩罗什则仿译原文构词,将一贯对译-mātra的后置等比标记“等”直接代入“王等”双音组合,词汇化为构词语素,与“王”凝固成专表称谓的不可数名词。其他译经中也有用例,如: 諸王、王等、群臣、宰相。(元魏般若流支譯《金色王經》3/388a)| 自於大臣王等眾中。(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11/11c)| 自恣時,王若王等,諸比丘邊坐欲聽法。(姚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23/171a) 但是“王等”一词基本仅限于汉译佛经中使用,可视为译经语言的特殊词汇。 综上所述,汉译佛经从仿译原文同型等比结构到仿译构词,原文的影响步步渗透、层层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甚至引导了汉语语法化的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