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先秦两汉诸子赋论的时代转换与文学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学术论坛》 孙少华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先秦辞赋承《诗经》“诗言志”传统,又是“贤人失志之赋作”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赋志”思想。汉代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心”之作,“主文而谲谏”,多劝谏、多训导、多教化,功能类同《诗经》。“赋神”之作,呈现出“讽谏”的成分大大减少、赋家对政治的关注度大大下降两种文学倾向,“写实”色彩浓厚,文学性相应增强。无论是“赋志”还是“赋心”“赋神”,除了具有文学性,还蕴含着赋家寄予文学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关怀之情,既有赋家“抒下情而通讽谕”的人文情感,也有“宣上德而尽忠孝”的社会关怀。
    关 键 词:赋志/赋心/赋神/时代转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13&ZD109)子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集部出于诸子,故余嘉锡称“秦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先秦两汉诸子著作,即为后世文学理论的渊薮。以赋论为例,先秦两汉诸子著作,皆有文献记载。结合诸子赋作看,这个时期的赋论,既有前后一贯的共性,也有特定时代的特殊性。从文学发展与时代进化的角度看,某些理论呈现出随时代而转换的文学特征。
    赋体文学产生之后,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赋体撰写理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转换特征。以往研究赋体文学,我们可能比较关注从大赋、小赋、诗体赋、骚体赋等角度考察其演变情况,对赋论之产生与前后变化,尚缺乏深入的分析,对赋论前后演变的轨迹与原因也未进行深入清理。
    一、先秦赋类与“赋志”
    先秦时期赋体作品已有不少,《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唐勒赋四篇”“宋玉赋十六篇”“孙卿赋十篇”“秦时杂赋九篇”,属于先秦之赋,计六十四篇。如果“杂赋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中有先秦赋作,先秦赋作的数量就更多了。
    就赋体而言,《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赋体之“屈原之属”“陆贾之属”“荀子之属”“杂赋”四类,从体裁上划分,刘师培将前三类定为写怀、骋辞、阐理,杂赋未予置评;章炳麟以屈原赋为“言情”、孙卿赋为“效物”、杂赋“近纵横”,陆贾赋未及之;顾实将四类赋分为抒情、说辞、效物、诙谐。这几种分法,都存在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例如,从题目看,“杂赋”中的《杂中贤失意赋》十二篇、《杂思慕悲哀死赋》十六篇,显然有“写怀”或“抒情”色彩;《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杂器械草木赋》三十三篇,显然又有“效物”之性质。
    虽然如此,前贤提出的写怀、骋辞、阐理、效物、抒情、说辞、诙谐等说法,却符合当时赋论发展的事实,即赋的体裁比较多,风格也多样。结合这些说法,根据先秦赋作的题目与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类:体物赋,如屈原《橘颂》、荀子《云》《蚕》、宋玉《风赋》;说理赋,如荀子《礼》《智》《箴》、唐勒《论义御》;论辩赋(或称问对赋),如楚佚名《说弋》、宋玉《对楚王问》《登徒子好色赋》《九辩》;抒情赋,如《离骚》《九歌》等;叙事赋,如《登徒子好色赋》《离骚》中皆含有叙事成分;杂赋,是题材、内容较为驳杂之赋作。
    值得注意的是,未必以“杂”为题者皆称“杂赋”,如“《秦时杂赋》九篇”,在“荀卿赋之属”,这九篇“杂赋”与第四类“杂赋之属”应该有所不同。据“杂赋”中的篇名看,题材驳杂褊狭,内容隐秘不彰者,皆可称“杂赋”,如描写自然景物的草木、风雨、云旱、禽兽、六畜、昆虫,或个人情感的失意、悲哀、生死观念,或生活、娱乐中的器械、鼓琴、剑戏,或日常生活少见的四夷、兵戎、隐书思想等。此类赋作,主题不甚统一,故称为“杂”。
    本时期主要的赋作撰写原则是刘勰所言“铺采摘文,体物写志”,其思想渊源则是刘勰所言“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其基本范式为刘勰所言“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1](P49)。班固对本时期赋论的总结较为具体,其《诗赋略》云: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2](P1755-1756)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赋的发展有一条主线:诸侯卿大夫“微言相感”“称《诗》以谕其志”——“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孙卿、屈原“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宋玉、唐勒。这条主线的理论轴心,就是《诗经》之“志”“义”。刘勰后来总结的“写志”,亦是此意。
    严格意义上说,先秦时期赋论的主要指导思想与《诗经》的“谕志”一致,其作用虽主要不是“别贤不肖而观盛衰”,但其中的“贤人失志之赋”“作赋以风”与“恻隐古诗之义”,明显继承了《诗经》“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的政治理想。从这一点上说,先秦赋作,亦是“言志”“写志”之作。《书》云“诗言志”,先秦时期赋作的主体理论,亦可称为“赋言志”“赋志”。
    先秦赋作之“赋志”,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抒写个人或他人之“志”,表达个人喜怒哀乐之情;二是抒写个人或他人所寄托的国家之“志”,起到一定的“讽谏”意义。例如屈原的《离骚》,王逸就总结为“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衺,忧心烦乱,不知所愬,乃作《离骚经》”“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两个方面。《九歌》亦如此,王逸认为此作“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怫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其主旨亦是“上陈事神之敬,下以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宋玉《九辩》,从国家层面上说,王逸以为“辩者,变也,谓陈道德以变说君也。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从个人层面上说,王夫之以为“玉虽俯仰昏廷,而深达其师之志,悲悯一于君国,非徒以隗穷为怨尤”[3](P1、25、121)。荀子《成相》,则具有明显的“讽谏”性质,荀子云:“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已经是非常明确的主题揭示。杨倞注称:“杂论君臣治乱之事,以自见其意,故下云‘托于成相以喻意’。《汉书·艺文志》谓之《成相杂辞》,盖亦赋之流也。”[4](P457)由此可见,“讽谕”是先秦赋的主要特征,班固认为“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杨子云,竞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证明先秦赋与汉代赋主旨与理论有所差异。
    先秦赋作中的抒情、说理、叙事、论辩赋作,与“赋志”关系最为密切,并且内涵广泛;体物、杂赋之作,蕴含的“赋志”就比较单一,很大情况下主要说具有《诗经》“多识于鸟兽虫鱼”的功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他赋作,也与《诗经》此功能密切相关,说理赋中,就有介绍陌生事物的作用。唐杨倞注荀子《赋篇》即云“所赋之事,皆生人所切,而时多不知,故特明之”[4](P472)就是这个道理。由此看出,先秦赋论产生并不复杂,即直接来源于“诗言志”思想。而刚刚脱胎于《诗经》的赋体文学,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算作是《诗经》功能在新时期的进一步演化。
    先秦赋作之“赋志”理论,对于赋体撰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根本上说,先秦赋体撰写,遵循《诗经》“诗言志”与孔子所言“多识于鸟兽虫鱼”之“雅言”传统,体物、抒情、论辩、说理与叙事之赋,皆出士大夫创作;杂赋虽未标注作者,然据其内容,不可能出自下层文人之手。这种作者群体与身份的限定性,决定了先秦赋作必然具有个人情感寄托与君国讽谏意义的双重功能。但是,在战国末年的大动乱背景下,屈原、宋玉、唐勒、荀子等赋家之作,讽谏的性质不是很突出,个人情感的宣泄与政治教化或知识性介绍的成分更大。或者笼统一点说,先秦赋作更重个人之“志”,而使其赋作具有深刻的“抒情”传统。
    汉初陆贾、贾谊赋仍然继承此传统,以个人“心志”与“抒情”为主,少有讽谏之“赋志”。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
    汉室陆贾,首发奇采,赋《孟春》而选典诰,其辩之富矣。贾谊才颖,陵轶飞兔,议惬而赋清,岂虚至哉![1](P281)
    据刘勰,陆贾《孟春赋》“其辩之富”,具有纵横家气象,属于先秦论辩赋之列;贾谊“议惬而赋清”,议论妥帖,辞赋清新,属于先秦抒情赋之列。二人皆长期被外戚排除在政治主流之外,个人被边缘化,赋作必然多个人郁愤书写、少讽谏君王成分。这非常符合先秦赋作的文学特征。例如,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皆为个人情感寄托,属于先秦抒情赋之列;其《旱云赋》《簴赋》,则属于先秦杂赋体。其他如枚乘《梁王菟园赋》《笙赋》《柳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孙乘《月赋》、路侨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羊胜《屏风赋》、孔臧幼年所作《谏格虎赋》《杨柳赋》《鸮赋》《蓼虫赋》等小赋①,多四言诗体形式,亦属杂赋之体。可以说,汉武帝时代大赋产生之前的赋作,基本沿袭的是先秦“赋志”传统。
    从社会功能上说,“赋志”主要抒发个人“心志”,属于“主文而谲谏”的范畴,并非直谏,故《屈原列传》称宋玉等人之辞赋“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这就为汉代辞赋的走向奠定了基调。汉代辞赋的“讽谏”“劝百讽一”,以及“尚辞”之宏侈巨衍,皆为先秦辞赋“从容辞令”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