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关键词研究:困境与出路(8)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长江学术》2014年2期 李建中 胡红梅 参加讨论

    第三,关键词之阐释:生命历程法。
    中国文化元典中的关键词并非是天生的,而是由普遍词(即常语)演变而成的。这就好比个体的人的生命,有一个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与个体的人的“生命历程”不同的是,关键词可以“衰老”乃至“死亡”,也可以“再生”甚至“永生”。所谓“永生”,是“名”、“实”俱存;所谓“再生”,是“名”存“实”亡,或者是“名”存“实”变。关键词研究的“生命历程法”,借助文献资料(包括传世旧文书与出土新材料),厘清、描述并阐释关键词的诞生(词根)期、成长(常语即普通词)期、成熟(术语即关键词)期、衰退(更年或消亡)期、复活(再生)期,从而实现关键词研究依“词根性”、“坐标性”和“再生性”阐释词义的总体思路和揭示关键词之原创性意蕴及现代价值的根本宗旨。
    鉴于上古文字的佶屈聱牙、文化元典的义理艰深、经书古今注疏的浩若烟海以及研究主体在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方面的局限等主客观原因,“生命历程法”的实际应用是有较大难度的。为此,笔者提出隶属于“生命历程法”的三种子方法。
    一是时间定位法。以春秋战国为一个大体的时间坐标,以业已成型的五经和周秦诸子等文化元典为主体文本,向古可追溯至殷商卜辞、殷周金文、部分《逸周书》等,向今可延展至历朝历代相关的注疏、史传、子书、集部等。如关于“文”的阐释,重点放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周易》、《论语》、《国语》、《左传》、《庄子》等元典中的“人文化成”、“文明以止”、“礼法”、“礼乐制度”、“文雅”、“优美”以及“文字”、“文辞”、“文章”、“文献”、“文艺”等释义为中心。向古,追溯“文”在甲骨文、金文中“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纹为文”⑩的原始释义;向今,则关注作为元典关键词的“文”,其内涵外延在各朝各代的变化,如魏晋“文”之独立,唐宋“文”以载道,直至作为语言、文学、文化的“文”在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变革。
    二是语境再现法。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中华文化元典之中任何一个关键词的诞生或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成不变的,其诞生自有其复杂之语境,其形成又有其曲折之过程。比如“仁”,仅在《论语》一书中就出现109次,“仁”的每一次出场,其语境之异必然导致语义之别;“仁”在道家、墨家、法家乃至兵家的元典中也频繁出场,在不同的文化场域中,其语义更是大相径庭。我们在释义时如果忽略具体时空语境和文化争鸣现场,仅仅依靠“仁者人也”或“仁者爱人”这些非语境化、非现场化的简单释义,是很难得其真谛和奥义的。
    三是辩中见异法。中华文化元典定型于战国时代,而战国时代的文化特征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故关键词的诞生与成熟皆与“辩”相关。我们今天重释文化元典关键词,应格外注意先秦“辩”的文化生态(如《庄子·齐物论》就有对“辩者百态”的精彩描述)、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比如,同为“天”,在道家是“自然”,在墨家是“天志”,在儒家和法家则是“天命”;同为“仁”,在儒家是有等差的“爱人”,在墨家是无差别的“兼爱”,在道家是“自爱”,在法家是“自为”,在兵家则与“诡道”相关。至于墨子的“非乐”与孔子的“三乐”、孟子的“知言”与庄子的“忘言”、《礼记》的“和”“同”与《韩非子》的“矛”“盾”等等,更是人所共知的辩中之异了。关键词研究的词义阐释,不仅要客观辩证地论述元典关键词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和同异共生,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献,真实而生动地描述和展示关键词生成与流变、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论辩”与“异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