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划分及其诗学意义(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5年第201 李金松 参加讨论

    (二)新的诗学经验的总结
    关于诗歌的认识以及观念的发展、变化,往往是与诗歌创作经验的发展相一致的。学人之诗、才人之诗与诗人之诗这三个概念的确立,同样是顺应着诗歌创作经验的发展,是对诗歌创作“既有文学经验的解释和抽象概括”(29)。我们如果深入地追寻这三个诗学批评概念的形成史,会获致更为深刻的认识。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宋代,已表现出与唐诗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在题材上,宋诗诚如严羽所指出的那样:“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在艺术特征上,宋诗诚如缪钺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30)基于诗歌创作的这一现实,如何从理论上对艺术风格与唐诗迥异的宋诗进行抽象概括,是摆在宋代诗学批评家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宋代诗学批评家提出了在内涵上与后世“学人之诗”非常接近的诗学批评概念“文人之诗”,对宋诗的文学类型进行分析,为后人认识宋诗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尽管学人之诗、才人之诗与诗人之诗指向不同类型的诗歌,但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历元明而至清代,随着考据学的日渐发达,及其对诗歌创作领域的渗透,学人之诗的创作也日渐兴盛,因而关于它的讨论也日趋繁荣。由于这一原因,清代诗论家们在诗学批评实践中,明确地提出了“学人之诗”这一诗学批评概念,以此替代宋代诗论家们提出的“文人之诗”。从此,作为诗学批评概念,学人之诗在清人的诗学批评话语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清代的诗学批评家们频频使用学人之诗这一概念。如袁枚,对学人之诗是持批评态度的。他在《随园诗话》中指出:“陆陆堂、诸襄七、汪韩门三太史,经学渊深,而诗多涩闷,所谓学人之诗,读之令人不欢。”(31)他认为学人之诗在被接受的过程中呈现出“涩闷”的特征。这一认识被稍后的周中孚所接受。周氏在论及诸锦诗时亦云:“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人。……博综典籍,作诗以山谷、后山为宗,而不免近于涩闷,所谓学人之诗也。”(32)晚清的朱一新对学人之诗的看法与袁枚比较接近,他认为:
    诗有别才,严沧浪之言诚然。专由学力入者,多工赋体,于比兴之义,终少妙悟,乃学人之诗,非诗人之诗也。(33)从艺术表现方法这一层面指出学人之诗“多工赋体,于比兴之义,终少妙悟”,有力地推进了人们对学人之诗的认识。对学人之诗持肯定态度者,如康雍时期的学者全祖望。他在传述左岘时论及其诗,云:“先生不以诗名,然沉厚有魄力,盖所谓学人之诗,自具读书种子,非雕虫家之音也。”(34)他以左岘诗为例,指出学人之诗具有“沉厚有魄力”的特点,与诗人之诗、才人之诗是有别的。乾嘉时期的郭麐记述其友朱春生论诗之语云:“铁门尝言:学人之诗,古体工于近体,五言又工于七言。盖蕴畜既深,发声自远。”(35)朱春生对学人之诗的这种认识,无疑是从文学类型层面对学人之诗文学经验的总结。而他所论学人之诗的“蕴畜既深”一语与全祖望指出的学人之诗“沉厚有魄力”,在意思上基本一致,均是指深厚的学力。透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不管是对清代的学人之诗这一文学类型持否定还是肯定的态度,清代诗论家们关于清代学人之诗的这种深入讨论,都从诸多层面拓深了对学人之诗的认识,丰富了学人之诗这一诗学批评概念的理论内涵,并集中地总结了清代中叶以后的诗学经验,拓展了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空间。
    在传统的诗学批评活动中,对诗人之诗有非常多的讨论,在清代诗论家认识里的才人之诗也往往被归入到诗人之诗的范畴而加以讨论,因而这种讨论在很多时候不能深刻地揭示出才人之诗的文学本质。因此,清代诗论家明确提出才人之诗这一诗学批评概念,并从不同层面对才人之诗这一文学类型进行深入而集中的讨论。如前举费经虞、沈起元、方贞观与朱景英等对才人之诗的艺术特征及其作为诗学批评概念的理论内涵的揭示,无疑是深入地总结了才人之诗的文学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对才人之诗本质的理性认识。而对才人之诗的文学经验的总结,清初的费经虞尤具识力。他不但像一般的诗学批评家那样,揭示了才人之诗的艺术特征及其作为诗学批评概念的理论内涵;而且还指出,才人之诗存在的艺术缺陷——“步才子则野”(36)。费氏此语中的“野”,从消极方面而言,意味着才人之诗不遵守任何已有的艺术法则,如天马行空,随意挥洒;但是,就积极方面而言,才人之诗是不墨守成规,是自由的艺术创造,充分地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自由精神,这更切近文学或艺术的本质。在这一意义上,费经虞对才人之诗的诗学经验的总结,极具理论穿透力,尤为值得珍视。
    学人之诗、才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作为诗学批评概念,在清代的诗学批评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批评效用,不但向我们描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文学类型,更新了关于古典诗歌的历史景观,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对古典诗歌、尤其是清代诗歌的理论认识。而作为清代诗学批评话语中的核心概念,学人之诗对我们认识清代中叶以后的诗歌创作尤具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它提供了观照清代诗歌的理论视角,提升我们对清诗的认识;另一方面,它作为审美理想,又规范着清中叶以后的诗歌创作,凸显了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文学本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