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开始,《杜拉拉升职记》《浮沉》《圈子圈套》等一批反映当代职场生活的小说相继问世,并引发了职场、商战题材小说的创作热潮。如今十年已过,修仙、玄幻、穿越等类型层出不穷,职场也好,商战也罢,似乎都已成明日黄花,但这并不意味着曾经盛行的职场、商战题材已然失去价值。一方面,此类小说直击现实,对众多职场中奋斗、商海中浮沉的所谓白领阶层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作为文学作品,其中的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亦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崔曼莉的《浮沉》以国企改制和资本运作为背景,覆盖了职场的各个层次,同时又有女主人公乔莉的成长贯穿始终。在此,笔者试图结合同题材的小说和作家自身的创作,借助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浮沉》的文本价值进行重点考量。 一、从“琉璃”到“浮沉”——叙事策略的异中见同 就创作时间而言,崔曼莉在《琉璃时代》三稿和四稿的间隙创作了《浮沉》,这是《浮沉》与《琉璃时代》最直接的联系(尽管《浮沉》的创作时间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偶然)。但是对《浮沉》的研究显然不能止步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读者亦有权追问:除创作时间外,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更深层的一致性。要真正破解这一问题,不妨将《浮沉》《琉璃时代》的叙事结构进行详细剖析,在叙事学层面上对二者的关联进行学理探讨。 崔曼莉自陈,小说《浮沉》创作的初衷,是勾勒一幅中国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①,从中可见作者的创作自信与野心。对故事时间进行考察,《浮沉》发生于2007年9月,止于2008年春节,严格说来只有半年。这半年的光阴流转,是一周紧接着一周:“上周五晚上”“周四的下午两点”“又到了周一,时间过得比流水还快”……诸如此类的表达在《浮沉》中几乎章章可见,甚或有时连“周”的概念都模糊了,只剩下“第二天一早”“第二天晚上”这样的泛指。这是典型的现代化的时间观念,同样的“第二天”,对应各人不同的日程安排。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浮沉》在共时性的前提下截取社会的横断面,包括外企、国企、政府,上至总裁下至前台,这方方面面巨细无遗的广度也确实可以称为中国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清明上河图”一开,女主人公乔莉就在眼前:《浮沉》以她的失眠始,以华丽的晚餐终。乔莉虽是主人公,但在整个大局中地位最低,这是以“小我”引出“大我”。那华丽的晚餐却是真正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王贵林这条“胖头鱼”也才算浮出水面。《琉璃时代》的安排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民国侠士与刺客的杨练最先出场,第一个情节是杨练出手杀人,够得上惊心动魄,却也只是整部小说的枝蔓。但《浮沉2》并不具备这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它以华丽的晚餐始,以陆帆的车祸终,由热闹的场面回归到个人生活,也即从“大我”回归到“小我”。从《浮沉》到《浮沉2》,首尾贯通地看,倒也真应了引言中那句“沉沉浮浮,浮浮沉沉”。 以上是通过分析结构获得的最显而易见的结论,也可以说是一个基本切入点。而尤其值得注意的则是《浮沉》与《琉璃时代》颇为相似的人物关系设计,具体表现为多个男性作为良师益友,环绕在女主人公身边,“传道受业解惑”。这些男性各有所长,彼此不可替代。或者毋宁说,他们的不可替代正反映了女主人公各方面的成长需要。借用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中所概括的行动范畴,乔莉也好、凤仪也罢,是“英雄或受害者”,而身边的男性则是“施惠者”。 乔莉的身边,有父亲老乔从工作到生活的谆谆教导,父女之间的血缘亲情自不必说。此外,前任总裁程轶群对她赏识提拔:“程轶群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像一个长辈关心晚辈般地说道”②;王贵林招待她在家吃面,并“亲自把她送到门口,态度十分亲切,就像一个长辈对待自己的晚辈”③;欧阳贵暗中帮助她处理性骚扰,耐心解释晶通改制:“在欧阳贵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生,是一个可用之才。”④这种“长辈对晚辈”似的感觉颇为微妙,它绝对摈除了男女之情,又不完全是出于工作上的需要。 在这些长辈之外,陆帆对乔莉悉心培养,告诉她“卖软件和卖冰棍的区别”;狄云海不经意间会有重要提醒;刘明达则频频献殷勤;连网络空间都有一个“树袋大熊”可以进行默契的交流,并且“树袋大熊”恰巧又与晶通电子的改制相关。这些男性都是乔莉可以考虑的婚恋对象,而乔莉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是暧昧不明的,偶尔会互生好感,但又永远在克制。 无独有偶,《琉璃时代》中的凤仪也有数位男性环绕身边。只是凤仪的情感指向明确,从始至终都是袁子欣。而在袁子欣之外,也依然存在着一批“施惠者”:外公汪静生让十岁之前的凤仪生活无忧;生父方谦胸怀天下,为革命奔走呼号,尽管不能常在凤仪身边,他的教导却伴随了凤仪一生;何况除了生父还有义父,邵元任给予凤仪的何止是元泰的经营权;武艺超群的义兄杨练更是凤仪年幼时的守护神。 《浮沉》和《琉璃时代》尽管一在现代、一在民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但它们的叙事模式是相似的,称之为“套路”亦未尝不可。“类型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套路,所谓‘程式化’就是为了保障其最优化地实现娱乐化功能的快感机制。”⑤虽则似曾相识,但读者依然乐此不疲,这正是套路的魅力所在。《浮沉》和《琉璃时代》的套路倒与类型无涉,而是由崔曼莉建构的套路,亦可看作她平衡网络文学与纯文学的努力。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一套路中,容貌已不再是乔莉吸引关注的关键。乔莉固然漂亮,但漂亮也几乎是《浮沉》中所有职场女性的“通病”,瑞贝卡、翠西、秦虹、车雅尼,甚至琳达无一不漂亮。《琉璃时代》中杨杏礼名门淑媛与电影明星集于一身的风采更远非凤仪能及。在这样的叙事模式中,主角光环与容貌关系并不大,与今天看脸的风尚大异其趣。这说明,《浮沉》的文本价值并不仅仅在套路本身,而是依托这一套路进一步探讨女性成长的重要命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