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小说多种可能性的不懈勘探——刘建东小说印象(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郭宝亮 参加讨论

    三
    2012年,刘建东发表中篇小说《羞耻之乡》,2015年又发表了他的“工厂系列”小说之一的《阅读与欣赏》,2016年发表了“知识分子系列”之一的《丹麦奶糖》,顿时反响热烈、评说各异。而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是刘建东对小说本质的一次新的发现,是其对小说多种可能性勘察实验的一次新的飞跃。
    比如《阅读与欣赏》,没有孤立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建基在一个巨大的“互文”场中来进行讲述。叙述人“我”与作者刘建东高度重合,作者抹去虚构的痕迹,仿佛就是刘建东生活中的一段“本事”。小说至少建立了两种“互文”关系:一是冯茎衣与各种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二是作者刘建东的写作生活与人物冯茎衣的关系。第一个“互文”关系,构成冯茎衣赖以存在的“文学互文场”。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诸如《牛虻》《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绿化树》等,这是刘建东与冯茎衣对话的基础,也是二人共同的阅读史。在这个“互文”场里,冯茎衣对《绿化树》女主人公马缨花的“不真实”的批评,以及她对“我”写女性“靠想象”的不屑,实际上建立了冯茎衣女性形象不同寻常的一个比对。冯茎衣的确不同于文学史上的其他女性形象,她的美丽、洒脱、放荡、率真的个性,不能用任何已有的女性形象来框范。
    第二个“互文”关系,是刘建东的写作生活与冯茎衣的关系。刘建东以第一人称“我”的限知视角,观察、品读冯茎衣,冯茎衣成为“我”的写作道路上需要认真阅读和欣赏的一本大书。冯茎衣的生活故事成为“我”构思小说《全家福》的生活“原型”。因此,冯茎衣的故事可以和《全家福》参照阅读。《全家福》的写作过程,也正是“我”对冯茎衣的品读过程,冯茎衣与《全家福》中的徐琳,冯茎衣的母亲、父亲的故事与《全家福》中徐琳母亲、父亲的故事多么相似。冯茎衣对徐琳的欣赏,冯茎衣对母亲的一言难尽,冯茎衣为“我”誊写小说,冯茎衣为了父母和好而拉着全家去照“全家福”的细节,都成为“我”的小说的重要素材。
    由此可见,“互文”是刘建东结构这篇小说必不可少的技术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刘建东那种貌似回归到平实的传统的小说叙事仍然颇具先锋精神,可以说,刘建东超越了狭隘的先锋叙事和现实主义叙事,而朝向了一种更加阔大的叙事境界,刘建东对小说的本质有了新的“发现”。从这一意义上说,刘建东小说的“互文”其实也不完全是一种技术,而是“世界”本身。
    2016年第一期的《人民文学》以头条的位置发表了刘建东的“知识分子系列”小说的第一篇《丹麦奶糖》。刘建东在一次访谈里说,他写《丹麦奶糖》是“想要给一代人,一个群体画像”,而这个群体就是“60年代”一代知识分子。我想,刘建东瞄准的这一群体,就生活在你我他的身边,保不齐就是你我他。刘建东以犀利的刀锋直指“我们”,仿佛把一面高清晰度的大镜子拉到“我们”面前,大喝:“照照吧,我们!”
    于是,我们看到了镜子里的董仙生:1989年毕业的他,来到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0年的打拼可谓是功成名就,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学评论家、所长、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还是社科院副院长的强有力的竞争者。整天被学术的鲜亮外衣包裹着,天南海北飞来飞去,做讲座,参加学术会议,留恋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喜欢被别人捧上天,有天生的优越感。正像董仙生的妻子肖燕所说的,你们“觉得这个时代就是你们的。你们变得自私、高傲,你们更像是守财奴,固守着自己的那份累积起来的财富,守着自己已经获取的地盘,小心翼翼地看护着它,容不得别人觊觎,容不得别人批评,容不得被超越,容不得被遗忘。”瞧瞧,说得多准确,多犀利!看看镜子里的董仙生,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你我他,董仙生不就是“我们”的代表吗?是的,刘建东就是要写“我们”,但他不是把自己择出来,以一个有着强烈道德优越感的视角从外部来观照董仙生,而是把自己也拉了进去,董仙生也是“我”。这个“我”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怀揣着激情和梦想,步入90年代。90年代是一个全面入俗的年代,董仙生与时俱进,入乡随俗,老于世故,他早已忘记了“远方”,为了“升官”,他不惜让曲辰去偷“政敌”的笔记本,然而最终,还是败于“政客”出身的对手……一方面,董仙生沉浸在自己的成功者的光环里,另一方面他也在厌恶怀疑甚至鄙视着那个成功的自己。正像重新入狱的曲辰所言“你们……在另一种牢狱之中”。我觉得,董仙生是刘建东贡献给目下文坛的不多见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小说基本写实,信息量超大。“丹麦奶糖”这一意象贯穿始终,成为多极意指的象征符号。
    这篇小说进一步体现了刘建东对待小说本质的洞悟:好的小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一种发现和去蔽。它是一束“深埋在土壤里的光”,它是生命本身,它一旦获得去蔽和发现,必将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总而言之,刘建东的小说是纯粹的,富有魅力的。它以奇诡的想象力和出人意表的情节设计,演绎着小说自身的逻辑。它以舒缓的节奏、细密的叙述和淡蓝色的忧伤,营造着小说的诗意氛围。刘建东的小说往往在不可能中言说着可能,在极端与偏执中讲述着生活永恒的常态。在娱乐化、欲望化的今天,刘建东一直默默地坚守着纯文学的阵地,坚定不移地把持着文学的品质,并且对小说多种可能性进行着不懈的勘探,实在难能可贵。当然,刘建东的创作还在路上,他的探索不会停止,在充满荆棘的注定孤寂的文学旅途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执著和耐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