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论文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研究,例如,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运用文化学视角、方法研究《红楼梦》的命名艺术;⑤有些论文运用语言学、民俗学等视角开展研究,如刊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的杨子华《〈水浒〉人物绰号与杭州方言民俗》、刊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的高晓《〈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词汇分类及其文化意蕴》、李静《〈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等均较具特色。 笔者认为,20世纪以来古代小说命名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试述如下: 1.个案研究方面出现一些论文,尤其是对《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等少数名著关注较多,其中对《红楼梦》命名的研究论文最多,而对其他小说名著关注较少;就文体而言,对世情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等题材、流派的小说作品关注较多,而对其他小说流派关注较少,比如,关于话本小说命名的研究论文数量很少;在元明清小说命名综合研究方面共有论文39篇,数量较多,但缺乏宏观、全面而具有深度的论述,至今尚未出版1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古代小说命名的专著,没有出现1篇以此作为选题的博士论文,在此领域存在较大的深入探讨的学术空间。 2.此前研究成果多结合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很少结合元明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状况,结合元明清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历程进行深入阐述。 3.研究论文的质量良莠不齐。在有关研究论文中,出现一些高质量的论文,例如: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何心《水浒研究》、王利器《水浒英雄的绰号》、傅继馥《〈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马瑞芳《论聊斋人物命名规律》、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张锦池《从〈金瓶梅词话〉的命名说开去——〈金瓶梅〉主体结构和主题思想论纲》等等,上述论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元明清小说命名加以研究,提出不少新颖的观点。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论文论述简略,只是对小说作品的书名、人物命名简单介绍,没有多少学术价值。 4.关于古代小说命名的学术研究史探讨较少。张黎蕾撰《秦可卿命名阐释史述论》、[141]刘天振撰《20世纪以来〈水浒传〉人物绰号研究述略》、[142]高淮生撰《红楼梦题名研究论略》[143]就《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乃至于小说人物命名的学术史加以概括、总结,但总的看来,缺乏更多的学术史考察。 5.个别论文不免带有索隐之嫌,或在论述过程中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如《从谐音指义看〈西游记〉的反皇思想》、《宝玉等人命名与康熙帝位关系考》等文有索隐之嫌;再如《红楼梦考释》认为秦可卿的谐音当为“秦可矜”和“清可卿”,秦指朱明,可矜是愍,秦可矜即明愍帝。“秦可卿”谐音“清可卿”,清指满清,可是可人,卿是爱卿,清可卿即清主的爱卿董妃,[144]此论同样带有索隐之嫌。而《〈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认为潇湘馆隐喻“消香馆”、怡红院隐喻“遗红怨”、蘅芜院隐喻“恨无缘”、梨香院隐喻“离乡怨”,这些观点还值得商榷。又如,《〈红楼梦〉中香菱的三个名字》认为英莲一名隐喻其与宝玉情爱,香菱隐喻生平遭际及与宝玉情爱的虚幻,这一结论比较牵强。 综上所述,笔者对20世纪以来有关元明清小说命名研究的情况加以总结,分五个方面就20世纪以来有关古代小说命名研究的情况加以评述,并在计量统计的基础上,总结20世纪以来有关元明清小说命名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希望为新世纪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