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史哲》(济南)2014年第 李宗刚 参加讨论

    由此可见,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在对“孤儿寡母”的现实人生压迫的反抗中,以其所恪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探寻到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那便是在国家面临着危亡的困窘时,传统的士大夫那种“天下为公”的政治情怀,在新式教育为他们所打开的崭新的精神原野上,最终完成了自我文化上的重铸,进而使自己的人生开始升华到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上,使得个体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获得了有机的对接,正是在此基点上,郁达夫在其小说《沉沦》中才有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49)的呐喊。
    其四,父权缺失还使“子”对生命与死亡等命题有了真切体验和思考,这既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精神性创伤,还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淬炼,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多的叩问。
    严格说来,死亡是文学所要瞩目和表现的重要对象,也是文学的基本母题,这根源于人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法则。人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悲剧性的,不管人们怎样的抗拒死亡,死亡迟早都会翩然而至。但是,从人对世界认知的基本情形来看,“子”较早地接触到死亡现象,无疑对其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方面加剧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他们那原本晴空万里的心灵天宇中布上了阴霾,由此而形成了创伤性精神体验;另一方面,则促成了他们对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多的叩问。如鲁迅因其父的死亡而带来的创伤性精神体验,对其人生轨迹和文学书写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父亲的死亡促成了鲁迅对现代医学的皈依,对现代医学的皈依,又打开了鲁迅更为广阔的人生空间,使其体味到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现实社会中,更需要迫切救治的是人的精神,而救治人的精神的最好方式则是文学,这由此又促成了鲁迅对文学的皈依。如此一来,鲁迅就从当初医治人的肉体疾病走向了医治人的精神疾病。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隐藏着鲁迅对抗死亡、找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的所在。可见,鲁迅正是在对死亡的深刻感知中,找寻到了自我生命的意义所在:“我以我血荐轩辕”,也就是通过献身于民族的现代文化的重构,找寻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鲁迅对生命的这种思考,渗透到了其文学书写中。如在其小说《孤独者》中,魏连殳在父亲死亡时的情感,便折射有鲁迅对乃父死亡时所产生的精神和情感体验。至于茅盾,同样在中学时期便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等问题,并在其早期中学作文中就表达了对久远人生价值的向往:“男子当流芳百世,光耀父母。不然,堂堂七尺之躯,而甘受人之轻侮,不能崭然露头角服人者耶。”(50)这说明了茅盾在少年时代便因父亲的死亡而开始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并以“流芳百世”为原点,最终认同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赋予文学改良人生的社会功能,进而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走向了现代文学的创建道路。
    在父权缺失的情形下,在客观现实中的父亲因为死亡而带来的缺席,与其在精神世界中因为“子”的记忆而被在场,是联袂而生的。那些已经死亡的父亲,并没有因其生命的终结而被其“子”彻底遗忘,其精神依然存活于“子”的记忆中。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便使得“子”既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在对象化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实现,从而导致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那种似梦似幻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当人的心理结构和客体无法对象化时,内在的既有心理结构就会对客体加以想象性建构,从而进一步强化心理结构对象化的动能;相反,一旦心理结构实现对象化,则心理结构的想象性建构便失却了前行的动能。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体验,五四文学创建主体便会在客观上的“缺席”与主观上的“记忆”之间,引发对人的死亡与存在的深刻反思。如胡适就这样回忆过他的父亲:“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字,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的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记念。”(51)如此看来,在胡适以及其母亲那里,这些“红纸方字”不仅是“团居生活的记念”,而且还成为父亲的人格化载体,成为胡适对父亲想象的媒介。
    父亲的死亡,除了给“子”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之外,还使得他们由此对死亡有了切实的感知,甚至还成为无法排遣的心理情结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成为他们从事文学书写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鲁迅对生命存在与虚无等生死问题即有深刻的思考,这在《野草》中就有形象的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一代新文学,与其细腻的体察外物的情感方式、博大的人文情怀、对生命和死亡的哲学反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正是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获得了建构,他们所体味到的人生悲凉和人生悲剧,自然就与古典文学所粉饰的人生截然不同。于是,“人之子”醒来了,他们以其内心所体验到的真实人生和社会为书写对象,以参悟到的西方文化为参照系,以生活在当下的人所操持的话语为文学话语,以个人所体验到的悲凉、悲剧为基调,使其所建构的五四文学获得了区别于古典文学的现代品格。
    总的来说,五四文学的发生是众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此凸显了父权缺失对五四文学发生的作用,并不表明父权缺失就必然地会导致五四文学的发生。实际上,五四文学的发生,有着诸多的原因,可以看作是诸多“力量”“合力”的结果。我们在此突出父权缺失对五四文学发生的作用,只不过是想说明,在五四文学的发生过程中,创建主体挣脱了父权藩篱的束缚,这是他们得以完成历史性蜕变最为重要的一环。至于在五四文学确立后,尤其是随着个性意识与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父权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霸权地位已经被动摇,父权是否缺失,对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创建主体来说,已经无法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了。正是在此情形下,不仅“子”已经挣脱了父权疆域的桎梏,而且“女”也逸出了父权疆域的边界,像丁玲、萧红、谢冰莹等女性,缘于接受了新式教育而依次走出了传统的藩篱。这恐怕也是五四文学发生之后,迅即成长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承者,不管是否有丧父的经历,也不管父权怎样顽固地桎梏着“子”或“女”人生疆域的拓展,但总的历史发展趋势已经不再是父权可以制衡得了的。
     
    注释:
    ①[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44-45页。
    ②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③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9页。
    ④[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22页。
    ⑤李宗刚:《父权疆域的寓言化书写》,《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2期。
    ⑥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全集》第6卷,第80页。
    ⑦陈独秀:《实庵自传》,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年,第6页。
    ⑧鲁迅:《五猖会》,《鲁迅全集》第2卷,第264页。
    ⑨[美]拿破仑?希尔:《成功法则》,刘树林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第485页。
    ⑩[美]埃?弗洛姆:《爱的艺术》,康革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3-14页。
    (11)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第478-482页。
    (12)巴金:《家庭的环境》,《巴金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01页。
    (13)鲁迅:《药》,《鲁迅全集》第1卷,第445页。
    (14)陈独秀:《实庵自传》,第3页。
    (1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7页。
    (16)[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40页。
    (1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陶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38-339页。
    (18)耿云志:《胡适年谱》(增订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页。
    (19)李宗刚:《〈玉梨魂〉:爱情悲剧和人生哲理的诗化表现》,《文艺争鸣》2010年第21期。
    (20)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82页。
    (21)刘小蕙:《父亲刘半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22)刘北茂:《纪念长兄半农先生》,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7页。
    (23)俞平伯:《回忆新潮》,《五四运动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327页。
    (24)蔡元培:《自写年谱》,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21页。
    (25)鲁迅:《父亲的病》,《鲁迅全集》第2卷,第284-285页。
    (26)鲁迅:《鲁迅自传》,《鲁迅全集》第8卷,第304页。
    (27)鲁迅:《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5页。
    (28)[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29)鲁迅:《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5-416页。
    (30)耿云志:《胡适年谱》(增订本),第23-24页。
    (31)鲁迅在《故乡》中所使用的话语——“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的谋食的异地去”。
    (32)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33)陈独秀:《实庵自传》,第7页。
    (34)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全集》第1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25页。
    (35)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全集》第18卷,第36页。
    (36)林非、刘再复:《鲁迅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6页。
    (37)沈雁冰:《苏季子不礼于其嫂论》,毛华轩点评:《茅盾少年时代作文》,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第13页。
    (38)郭沫若:《少年时代》,《郭沫若全集》第11卷,第50-51页。
    (39)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第476-485页。
    (40)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第481页。
    (41)蔡元培:《自写年谱》,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第424页。
    (42)蔡元培:《自写年谱》,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第427页。
    (43)陈独秀:《实庵自传》,第7页。
    (44)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全集》第18卷,第24页。
    (45)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全集》第18卷,第37页。
    (46)老舍:《老舍自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47)李大钊:《妇女解放与Democracy》,《李大钊文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2页。
    (48)耿云志:《胡适年谱》(增订本),第64页。
    (49)吴秀明主编:《郁达夫全集》第1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50)沈雁冰:《苏季子不礼于其嫂论》,毛华轩点评:《茅盾少年时代作文》,第13页。
    (51)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全集》第18卷,第2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