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学经验 全球化很有可能带来趋同化。当今世界艺术的近亲繁殖和克隆现象十分突出,就是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看到全球化的积极方面。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所要求的一体化、规范化不同,文化全球化并非着力于使全球文学趋同化、一体化,而是追求在全球化视野下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交融共生。文化全球化不是一种文化征服、吞并和欺侮另一种文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存、互补、互生。由此我们可知,文化全球化不但不排斥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本土经验,反而强化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进行深层次的“生成性对话”,兼顾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之间的辩证。(29)质言之,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学书写带来的是自我的不断完善、丰富与提升,乃至还有可能产生一些新变、新质;同时,也使中国文学经验被海外读者接受的可能性更大,更快捷,更深入。 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既离不开学习外国也离不开学习民间。在学习外国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始终坚持“本我”,我们慢慢成熟起来。有的作品能够看得出借鉴的痕迹,而有的作品一点也看不出来,都“化”掉了。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为了防止文学趋同化而提倡中国经验,但并不意味着就不用向国外学习。那种“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观点值得理性对待。如果我们以此为借口再次“闭关锁国”,并把那些“国渣”视为国粹而沾沾自喜,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自大狂症候的表征,就会重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方文化派”和“中国本位文化派”的覆辙,就大错而特错了。何况,中国文学有没有原创性与学不学外国文学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应该结合中国文学实际,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积极的态度,进一步主动“走出去”,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彼此互信,才能使现代中国文学更好地在海外传播和接受。2009年2月13日,北岛等一行七人以民间方式到印度,与印度九位学者、作家和诗人对话了三天,克服了时空的阻隔和文化的差异,彼此加深了理解。作为回应,2010年5月21—22日,印度作家来华,在北京西郊与中国作家进行了两场对话。我本人也于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先后应邀赴印度、墨西哥和美国出席“世界诗人大会”,与各国诗人进行坦诚交流,增进了彼此了解和沟通。如果说以上这些文学活动和文学交流还有些“务虚”的话,那么有些作家能在全球化语境中把文学传播与接受工作做得更艺术,更有实效。比如,残雪就能巧妙地化用中国经验,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在海外获得广泛的认同与赞赏,她的《陨石山》同意大利著名作家普里莫?列维的短篇小说一道,在纽约文化景点“交响空间”的剧院里,由美国著名演员朗诵,并在全美广播,把美国读者带入冥想之中。这表明,在新的全球化条件下,如何调适“全球化”(Globlization)及其反题“全球本土化”(Gloclization)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能够在用母语写作中不会丢失中国作家身份而成为“他者”,如何有效地把本土经验和普适价值融为一体,尤其是,把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如政治价值、权力价值、经济价值,与全人类固有的普世价值有机糅合起来,是现代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概言之,本文比较粗略地勾画出现代中国文学海外行旅与接受的谱系,反思语言思维、历史文化、诗学观念、意识形态、政治经济与现代中国文学海外接受的复杂纠缠,分析中国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海外接受过程的塑造,以及从文化战略层面思考现代中国文学“走出去”“走进去”与“中国学”建构之新世纪新命题。 注释: ①岳峰:《东学西渐第一人——被遗忘的翻译家陈季同》,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 ②转引自孟华:《前言》,见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黄衫客传奇》附录一,李华川译,1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曾朴:《曾先生答书》,见《胡适文存三集》卷八,559-566页,黄山书社1996年版。在曾朴的记载中,此话是陈季同所说。但据《梁实秋文集》第4卷(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所述,此话却是曾朴讲的。 ⑤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册,7-1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⑥[日]樽本照雄:《反映时代的小说目录——关于〈增补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见樽本照雄编著《增补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2页,齐鲁书社2002年版。 ⑦郁达夫:《记曾孟朴先生》,见曾虚白1935年编印《曾公孟朴讣告》。 ⑧符家钦:《记萧乾》,6页,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⑨[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⑩Paul A.Cohen.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11)季进:《跨语际与跨文化的海外汉学研究——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对象》,见《“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380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年4月自印。 (12)[美]纪廉:《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发展》,见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3)[捷]普实克:《回首当年忆鲁迅》,载《解放日报》1956年11月17日。 (14)[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34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陈独秀:《今天中国之政治问题》,见王树棣编《陈独秀文章选编》(上),271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16)萧乾、傅光明:《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5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美]埃德加?斯诺:《序言》,见埃德加?斯诺编译《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文洁若译,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8)(20)傅小平:《国外专家、学者聚焦“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话题——如何与西方文学传统求得共识?》,载《文学报》2012年9月6日。 (19)(21)胡燕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22)转引自《海外译介难进主流市场 中国文学何时真正走向世界》,http://www.gmw.cn/content/2010-08/17/content_1217867_4.htm. (23)陈平原:《文化思维中的“落后情结”》,载《光明日报》1988年10月13日。 (24)陈思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载《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20期。 (25)孟繁华:《民族传统与“文学的世界性”——以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为例》,载《南方文坛》2010年第6期。 (26)Stephen Owen.What Is World Poetry? The New Republic,November 19,1990,p.31 in pp.28-32. (27)Marsden,Philip.Dust of a Nation.The Observer,June 10,2001. (28)[美]戴维斯-昂第亚:《闭幕式致辞》,见张健主编《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9)刘江凯:《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载《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