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明清民歌时调视野中的商贾形象(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 陈书录 参加讨论

    二是见利忘义的奸商形象,如[挂枝儿](当铺):“典当哥你犯了贪财病,挂招牌每日里接了多少人,有铜钱有银子看你日出日进。一时救得急,好一个方便门。再来不把你思量也,怪你等子儿大得狠(很)。”[8](P280)冯梦龙评说:“讨尽典当哥便宜,应是花报。”[8](P280)一语道出了奸商的损招。又如[挂枝儿]:“吴朝奉,你本来极臭极吝,人一文,你便当做百文,有谁知落了烟花阱,人又不得得,没了七十金。又惹了官司也,着甚么要紧。”[9](P435)这见于明人陆人龙编撰的话本小说《型世言》第26回《吴郎妄意院中花,奸棍巧施云里手》。这回小说写“臭吝不舍钱”的杭州盐商吴爚迷恋女色,被恶棍骗走七十两银子的故事,真所谓“羊肉不吃得,惹了一身膻”。小说与民歌对读,可见二者在塑造迷恋女色而又“极臭极吝”的奸商形象上互动互补,而民歌有“点睛”之妙。
    在以他者的视角中,尤其突出的是商人妇的视角。有关商人妇,历代诗歌中多有歌咏,但多为文人的视角代替商人妇的立场而叙事抒情,其中如唐代李白的《长干行》、《江夏行》颇有代表性,而白居易《琵琶引》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10](P243),更是十分典型地表达了商人妇对重利而轻别离的商人的怨悔之情。如果说,唐朝时期的商人妇在商人“重利”与“离别”中往往处于被动之中(被离别),那么,明清时期有关商人妇的民歌则有时采取主动的姿态而“反离别”:“劝乖亲,休要在江湖上恋,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想茶,茶不到口,想饭,饭又不周全。到晚要自展那铺陈也,到天明还自要卷。”[8](P112)商人妇的主动性,还体现在明清时期的民歌时调中多用自我表达的方式,自我叙写,自我表白,说明此时的商人妇也与男性商贾一样敢于张扬个性,所引的上一首民歌时调如此,又如[新增一封书](丢不下):
    丢不下,好难熬,展转教人心越焦。佳人恨,苦命招,薄命冤家把奴抛。买卖经商归去蚤,何处贪欢不到来。采残了,迸残了,思虑凄凉没下梢。[3](P91)
    以商人妇的口吻直抒胸臆,抨击负心的商贾,悲愤之情充满字里行间。这是写“痴心女子负心汉”,也有兼写“痴心女子负心汉”和“痴心汉子负心女”的,如[挂枝儿](负心)之一:
    俏冤家我待你是金与玉,你待我好似土和泥,到如今中了傍人意。痴心人是我,负心人是你。也有人说我也,也有人说着你。[8](P125、126)
    这首民歌后有冯梦龙的评语,其中“痴心女子负心汉”一说引商人程某与张氏之事,而“痴心汉子负心女”一说则引另一妓与所欢之事。因而,从有关商贾的角度看这首民歌,《挂枝儿》(负心),既以对比的手法,又以直白的手法,痛快淋漓地揭露了商贾负心汉的丑恶的嘴脸。
    当然,明清民歌时调中也有“利”与“情”相结合的商贾,如[马头调](卖胭脂):
    王月英,家住在东京卞梁,周桥以上把高红卖。挂起招牌。有一个赴考的郭华,提笔卖文,走进城来,睄见女裙钗。那女子,好似天仙临凡界,月娥下尘埃。进铺来,手托白银,问声高红怎样卖。小姐走过来,十指尖尖,取出高红,喜笑盈腮。叫了声秀才,胭脂有好歹。哎哟!银子论秤色,我的高红,换你的细白。哎哟!红白字,问你解进不解,引动俏多才。哎哟!心猿意马开,手拉小姐喜笑言开,咱二人才子佳人恩合爱,正好两和谐。好一个王小姐,依从郭华,同进绣房。解带宽衣,忙上牙床,云雨以毕,恋恋不舍,送出铺门外。明日早来。[2](P503)
    写一位女性小商贩王月英与上京赶考的书生郭华一见钟情,其中女性小商贩主动搭话,引来了“才子佳人恩合爱,正好两和谐”,塑造了一位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小商贩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长篇吴歌《卖盐商》以及异文《卖胭香》[11](P329-368),在男女悲欢离合的私情中有商人形象的闪现。《卖盐商》写假扮“卖盐商”的少年郎六鑫探望异乡妹金香(金香的阿哥也是“出外贩棉”的商人),全首民歌中表现男女浓烈的“私情”,其中有在相助“移车”中传情、在“私会”中定情、媒婆提亲和老娘逼嫁、六鑫假扮“卖盐商”与金香重新相会,最后男女双双“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情节曲折,动人心弦,“私情”感天动地:“地为媒,天为证,双双罚愿跪落身:‘若要变心,除非日出西头,南见北斗,三白荡上氽称砣,分湖底下做鸟窠,天坍地陷青山沉,情歌情妹天长地久勿分离。’”这使人们联想到汉代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2](P160)又会联想到敦煌民间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13](P326)《上邪》是女子对男子表衷心,《菩萨蛮》是男女双方的誓言,都是诡喻奇譬,而《卖盐商》中则是商贾(装扮)少年郎与异乡妹的盟誓。虽然三首民歌都是“博喻”,但《卖盐商》的比喻中颇有吴县的地域色彩(三白荡、分湖),这与商贾(装扮)少年郎与异乡妹处在吴县洞庭商帮的氛围中密切相关。《卖胭香》和《卖盐商》是长篇吴歌中同一母体的不同异文,其中主要的不同是《卖胭香》中情哥打扮成零售胭脂香粉的小贩与情妹相会,最后的结局是有情人不得不饮痛离别,《卖盐商》则是团圆结局。《卖胭香》和《卖盐商》所写商贾的私情一悲一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在以往的长篇民歌乃至文人叙事诗中都是不多见的,这是明清时期新兴经济力量与时尚诗体联姻中的一个新特点,其认识价值与艺术价值应得到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