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论文旨在考察“五四”以来至198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以及与文学有关的小资产阶级问题。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伴随着中国的现代进程,中国近代都市社会逐步出现了一群现代新人一一小资产阶级。他们是一个较多拥有文化资本,而较少拥有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群体,这种文化资本主要是一系列关于“现代”的来源于西方(包括苏俄、日本)的知识和文化。“五四”以来的中国的小资产阶级问题往往与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问题有重合之处,中国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主要就是对这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反映。“五四”以来中国的新文学,由于其创作的主体和读者的主体,大都是些小资产阶级,其文本自然会充满着小资产阶级立场、情调和意识,并大量塑造、描绘小资产阶级形象,因此,小资产阶级又是被文学作品所塑造和生产的“想象的共同体”。 本论文绪论部分旨在于梳理小资产阶级概念的来源和演化,并认为它既是对一个阶级群体的界定,同时又涉及政治评判与文化想象。该部分考察中国所接受的来自于异域的对小资产阶级的理论阐释,中国本土对于小资产阶级的理论阐释,20世纪中国的小资文化场域,以及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的几种类型。第一章考察“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新青年”、“知识青年”形象,它是中国文学中最早的小资产阶级形象,这种形象塑造参与了小资产阶级文学区隔的建立,并为这以后的中国小资产阶级提供了的知识、精神和情感的资源。第二章,以茅盾的小说创作中的“时代女性”塑造为例,探讨新文学中对于小资产阶级“新女性”的想象,涉及女性现代性书写中的身体、时代、现代性和革命的关系等问题。第三章考察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小资产阶级问题,包括“无产阶级革命者”塑造中流露的小资产阶级特性,在小资产阶级气质的革命者形象中所体现的革命与人性的冲突。第四章考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的工农兵文艺中的小资产阶级问题,包括工农兵“新人物”、“新英雄”的想象性建构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的塑造和“小资情调”,以及文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批判。本论文的余论部分旨在考察和描述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时尚文化中的小资、“小资写作”。 关键词:小资产阶级形象;现代性;革命;知识分子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溯源.pdf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