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苗族古歌“外部研究”的推进,吴一文在思考,其“内部研究”和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长期未为学术界所重视,尤其是在口头传统的文本化过程中,如何置之于苗语语境,更好地理解其深邃而具体的文化“细胞”亟须发力。 如果说叙事传统研究是与国际史诗理论的接轨,那么中国传统的训诂学方法则为他的“具体研究”提供了关键营养——对苗族古歌篇章词句进行“通解”的思路日益明晰。 2012年,吴一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苗族史诗通解》出版,这是他们父子“发力”的成果。该项目以古歌中苗语词汇为线索,对其中涉及的3000多处词句逐一注解,涵盖古语词解释、人物注解、古今地名考注、动植物注解、重要风俗解释、句子解意、段意解读、异文对比、关系词考证等方面。《苗族史诗通解》注释数量之多、之全、之详,非其他古歌版本可比,不仅对于深入研究苗族古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也开创了南方史诗文本化过程中注解与研究的新范式。该项目被誉为“一部苗族古代社会的大学问经典”,并问鼎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如今,苗族古歌进入学术界视野已逾百年,作为一部特定的民间文学作品亦有一个甲子,200余篇(部)的中外研究论著可谓大观,但是,“苗族古歌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苗族史诗”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却未能厘清,以致有的学者概念不清、内涵外延不明,研究对象模糊。吴一文结合古歌的演述传统、内容形式特点,运用国际史诗研究的新成果,提出了苗族古歌的定义:“是流传于苗语黔东方言区,以五言为基本句式、以穿插有歌花的问答式对唱 (盘歌)为主要演唱形式,以创世、敬祖、迁徙为叙事主题,内部篇章之间有着紧密逻辑联系,具备史诗性质的苗族民间活形态押调口头传统。”这是目前学术界对苗族古歌较为完整、科学和全面的界定。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吴一文认为:“苗族古歌的研究是苗族民间史诗与口头传统研究的一把钥匙,越是深入越感觉不知道的东西太多,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 今年6月,吴一文的“20世纪50年代苗语文学史料整理译注”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他的苗族古歌整理研究又将迈向新征程。据介绍,该项目将对其父等前辈搜集的、包括苗族古歌在内的数百万字的苗语文学史料进行翻译整理研究,以期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可靠、更加可持续的苗族古歌及苗族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资料。 (作者单位: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