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苗族史诗《亚鲁王》产生时间及文化生态刍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贵州社会科学》 刘心一 郭英之 参加讨论

    三、西部苗民的文化生态
    作为在贵州西部麻山地区发现、由当地西部苗语传唱的《亚鲁王》,还应该从具体生存环境出发,深刻理解其产生原因和文化生态。
    苗族是个很特殊的民族,自古就是中国主要民族之一,现在其人口在56个民族中仅次于汉、壮、满、回位居第五,而散居全国的苗族,又以贵州省数量最多。苗族是历史悠久苦难深重的民族,原居江南富庶之地,历史发展起点较高,但后来由于黄帝、炎帝大战蚩尤,禹征三苗和商、周“挞伐”蛮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征讨”,被迫连续迁徙和不断变换环境,导致发展滞缓,贵州正因为自然环境的险峻贫瘠,成为许多苗民的避难之地。由于流布地域分散,苗族未能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自治区,缺乏如藏族、维族那样相对独立的话语权;而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更造成苗族社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苗族通史·序》中提到:“在湘西、黔东、桂北、川东南等地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较为明显;而贵阳以西的苗族社会经济却几乎没有变化。”[5]《亚鲁王》流传地即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贵州西部麻山地区。苗语分为西部(川黔滇)、中部(黔东)、东部(湘西)三大方言,其中西部方言是三个方言中内部差别最大、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该方言有7个次方言,传诵《亚鲁王》的麻山次方言,就是西部苗语7个次方言之一。所以,《亚鲁王》可看成苦难的苗族中最困苦的西部苗民的精神自传。
    同样是苗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也会有不同的文化言说。都说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但在生存条件极其艰苦的麻山地区,却看不到歌舞活动的任何迹像;华丽的苗银头饰被看成苗族的代表性服饰,但在贫瘠的麻山地区,这些服饰同样不见踪影。
    而文化言说上的最大区别,莫过于东部、西部苗民对迁徙原因的阐释,与亚鲁为两个兄长追杀无奈被迫西迁的表述不同,黔东苗族古歌(也称“史诗”)收集者马学良说:“西迁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战争造成的,但从《史诗》所反映的那种原始农业经济状况来看,……西迁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爹妈原来住东方,穿的什么衣?吃的什么饭?吃的清明菜,穿的笋壳片;……快来商量往西迁,西方去找好生活’。”[6]在演唱方式上,与在葬礼上东郎独自用西部苗语沉郁悲苦的吟唱不同,黔东清水江流域用东部苗语欢快传唱的古歌“几乎全都采用问答的式样,这与其他一些民族的古歌,用互相盘问古事的‘盘歌’形式是类似的”。[6]显然,虽然同为苗族,东、西部苗民生存状况带来的文化心理和叙事差异,其实是很大的。
    口传史诗《亚鲁王》这样厚重的文化瑰宝,只可能产生于在贫瘠困苦环境中坚韧存活的西部苗民一支,这是由他们独特的文化生态决定的。苦难往往助汝玉成,灾难深重、被迫迁徙、生存艰辛、忍辱负重,这些深层焦虑一定会激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源远流长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极其艰辛贫瘠的生存条件、极度匮乏的物质对精神支柱的刚性需求、长期封闭未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单纯环境⑤,所有这些都是《亚鲁王》产生存留的文化生态和根本原因。苗族通过他们特别苦难的贵州西部苗民这一支,通过这一支传唱下来的《亚鲁王》,提供一种对自身历史的阐释和神化,提倡一种与万世万物共存的生活智慧,展现一种积极宽容的民族心理,体现一种质朴坚韧的生存哲学,张扬一种以柔克刚的文化精神,这些都是这部史诗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