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重温历史——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扎巴抢救始末(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杨恩洪 参加讨论

    一、 历史的回顾
    1、 缘起
    藏族史诗格萨尔在民间传承千年,主要是以口耳相传、代代传承的方式把史诗从远古带到现代社会,这主要归功于众多的文盲说唱艺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史诗故事保存在大脑中,在浪迹高原、游吟说唱的过程中,把格萨尔保存并传播开来,使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藏族百姓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由于在旧社会,民间大众文化得不到上层主流社会的重视,民间说唱艺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靠流浪游吟说唱格萨尔为生,长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西藏和平解放后,民间说唱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根本改变,他们成为国家的主人,获得了生活的基本保障。50年代末在青海率先开展了对藏族史诗格萨尔的抢救运动,其间搜集出版了多种藏、汉文本,成为传世的珍贵资料。20世纪60年代的一场政治风暴又摧残了这一正含苞待放的奇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如一场适时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给濒临消亡的史诗格萨尔带来了新的生机。1980年5月全国第一次格萨尔工作会议在峨眉山召开,从此,一场以格萨尔为重点的抢救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工作蓬勃展开,这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界是史无前列的。1984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以抢救藏族史诗格萨尔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的通知”,之后在全国乃至史诗流传省区成立了《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全国藏区形成了“格萨尔文化热”,使这一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在广泛普查的基础上,不断发现艺人,搜集版本,以及出版和研究随之展开,在我国抢救少数民族文学史上堪称史无前例、成绩令世人瞩目。
    如今,抢救格萨尔的工作已经持续了30余年。当年人们是怎样发现扎巴的,又是如何把他的口头说唱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抢救与保护下来的?这些本来不被人们熟知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渐渐淡出了学界的视野,而当年从事这一工作的人们有些已经辞世,如何把这一段珍贵的历史重现,让后人铭记这一历史记忆,成为笔者心中的一个不了情结。2011年末,终于得到机会再次赴拉萨调查、采访,2013年夏又赴拉萨作了资料的核对与补充。本文即是试图回答上述问题、重温那段珍贵历史的一个尝试。
    2、 发现扎巴
    全国格萨尔抢救工作中,扎巴是被发现的第一位优秀艺人。提到发现扎巴,我们首先必须把目光投向一位著名的藏学家-平措次仁⑶及群培。
    1978年,在北京中央翻译局完成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翻译工作后,回到拉萨的平措次仁,在西藏大学的前身,西藏师范学院藏史研究室任主任,1978年底,西藏农牧学院的群培老师得知格萨尔说唱艺人扎巴来拉萨看病,就到师范学院找到了平措次仁和登真(时任藏史研究室的书记)。鉴于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他们又拿到了一个小册子《国外藏学研究动态》,看到上面刊登了有关国外搜集、研究藏族史诗格萨尔的一些情况,感到国外的研究好于国内,这有些本末倒置,而此时小有名气的说唱艺人扎巴在拉萨出现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抢救格萨尔的机会,于是向学校领导做了汇报,在得到当时的师范学院拉巴平措等领导同意后,于1978年12月把扎巴请到师范学院进行录音。这就是扎巴老艺人被发现的初始⑷。
    在得到了西藏师范学院院领导的支持后,1979年藏史研究室把抢救扎巴说唱的格萨尔作为主要工作之一。当时经费十分困难,时任西藏社会科学院筹备组组长多吉才旦同志资助了500元,西藏文联筹备组的负责人张耀民同志给了一台录音机,就这样抢救格萨尔的工作开始了。1978年第一次请扎巴来学校说唱录音时,开始他不敢讲,因为,在文革中,他曾被迫立下了誓言:“永远不再唱格萨尔,绝不再毒害别人。”经过耐心的解释,又经院教务处开出证明,说明这是政府请他来唱的,他才同意说唱。就在师范学院礼堂隔壁的会议室里,扎巴开始说唱了格萨尔的《门岭》,大约录了15天,由于当时的经费、录音技术等问题,没能继续完成录音,由工作组派强俄巴·次央把扎巴老人送上了返回林芝的班车。
    此前,扎巴经常来拉萨说唱,有时还被请到上层人士家中说唱,拉萨功德林(贵族官衔)就曾请他前去说唱,所以对拉萨的贵族比较熟悉。当他第一次见到强俄巴·次央时,她只是一位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扎巴见她说话、举止与众不同,十分有礼貌且对老人使用敬语,就猜测她一定是出身于贵族家庭,于是便问她家住在拉萨什么地方?次央用敬语回答后,他说:你很有礼貌,肯定不是来自一般家庭,是哪个贵族家的孩子?当得知她来自强俄巴家族的时候,老人很高兴说,原来如此,你的外祖父占东·居美嘉措,是非常有名的人物,曾当过藏政府的噶伦,对藏族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也十分喜爱格萨尔,经常请艺人到家里说唱,对艺人很好。此后,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⑸,扎巴对次央很友好,并关怀有加,亲切地叫她普莫(藏语为姑娘),当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他还叮嘱其他人一定要给次央最干净的餐具和食物。
    经过学校领导及专家对扎巴试录部分的鉴定,认为扎巴是一位优秀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他的说唱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抢救,于是在1979年3月下旬,当时的师范学院成立了由登真同志任组长,洛桑顿旦、旺堆、强巴旺秋、强俄巴·次央为成员的抢救小组,赴林芝地区开始对扎巴进行录音抢救工作。这一工作一直延续至1981年⑹。
    发现扎巴对全国的格萨尔抢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地区是最早成立格萨尔抢救小组,并开展工作的省区。首先西藏自治区党委于1980年4 月3日批复了自治区宣传部《关于抢救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报告》,正式发出了1980年第5号文件,批转了宣传部的报告,决定成立抢救格萨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给与编制并拨专项经费,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而在全国,1980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共同主持召开的峨眉山会议(即全国第一次《格萨尔》工作会议)上,抢救格萨尔的工作还主要偏重于对文本的搜集、整理、翻译及研究上⑺,当时代表西藏出席此次会议的平措(时任西藏师范学院宣传部长)汇报了发现会说唱31部的艺人扎巴并开始抢救的情况,给与会同志以极大鼓舞,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扎巴老人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优秀艺人,被称作“国宝”,给全国抢救工作带来了一片光明,让人们看到史诗格萨尔仍然“活”在民间,仍在被民间说唱艺人传唱。此次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抢”字第一,在抢救工作方面,会上强调“应向西藏学习”。此后,学界开始意识到抢救说唱艺人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而全国的格萨尔抢救工作也开始把视角转向对于说唱艺人的抢救,此后才开展了在全国藏区对艺人的普查,以及格萨尔说唱艺人被请进研究机构进行专门的录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