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遗山复句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 胡传志 参加讨论

    三、遗山诗多复句的原因
    元好问诗多复句是个突出的现象,其原因何在?不外乎有内在与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方面,首先是元好问个人才力因素。诗句重复本质上是诗人的创新力不足。元好问的门生故旧以及一些推崇者不仅多吹嘘之词,还往往讳言其短。如郝经称赞元好问的才华,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笼罩宇宙之气,撼摇天地之笔,囚锁造化之才,穴洞古今之学,则又不可胜言。”[10]313客观地说,元好问虽然是著名诗人,但如果与苏轼、陆游等人相比,其先天才力仍然存在较大距离。明清时期,陆续有人指出这一点。许学夷说:“元裕之才力稍逊宋人,而怪恶鄙俗处则无。然不完纯者多,中亦有晦僻语……古诗及律句多用旧句。”[11]390他已经将才力稍逊与多用旧句联系起来,多用旧句包括复句在内,是其才力稍逊的表现。赵翼说:“元遗山才不甚大,书卷亦不甚多,较之苏陆,自有大小之别。”[4]329他指出遗山才气与知识两方面的欠缺。姚范从正面着眼,评论元好问:“遗山才力微逊前人,而才与情称,气兼壮逸,兴会所诣,殊觉苍凉而醲至。”[12]卷40相对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大诗人而言,元好问的才力有所不足自是事实。才力不足会制约其创新能力。近人钱振锽说:“遗山功力深,为后世摹古者所不及。惜天分不高,故新意绝少。”[13]卷2此论失于苛刻,但其天分确与创新直接有关。同样是词语诗句重复,陆游能“以其才大思巧,善于泯迹藏拙”[5]127,掩饰和化解一些诗句重复之病,逃过“复句最多”的恶名,元好问在近1400首诗歌中,则未能像陆游那样“泯迹藏拙”,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出来,成了“复句最多者”。
    其次,疏于检点是遗山诗多复句的另一主观原因。元好问早年在《诗文自警》中曾为自己定下不少律条,其中有“无为牙郎转贩”(《杨叔能小亨集引》)之说,即不要像卖货郎那样搬弄、转贩一些陈词,晚年他告诫年轻人:“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与张仲杰郎中论文》)可见,他具有严谨的创作认识。遗憾的是,他本人似乎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他自己晚年承认,对早年的规矩“守之不固”(《杨叔能小亨集引》),导致他放松警惕,不避重复。随着其创作量的增多,他的复句更多地出现在晚年。以赵翼、潘德舆所举14例36首诗歌为统计对象,据狄宝心《元好问诗编年校注》[14],除了《胡寿之待月轩三首》不能判断其写作年代之外,只有6首诗歌写于金亡之前,余下的29首都作于金亡之后。另如“两都秋色皆乔木”“去国衣冠有今日”“耆旧风流有几人”“青衫还见读书孙”“一日神州见陆沉”“云际虚瞻处士星”等诗句都作于金亡之后。不仅在诗中,在其他体裁作品中也有重复。遗山文中语言重复,屡见不鲜。有些他认为重要的言论不惜再三复出。譬如,陆龟蒙《甫里先生传》有一段创作自述:“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澹而后已。”元好问喜欢这段言论,就在《校笠泽丛书后记》《逃空丝竹集引》《双溪集序》《陶然集诗序》中先后4次引用它。再如元好问认为“士之有立于世,必藉国家教育、父兄渊源、师友讲习三者备然后可”,此论最早出现于兴定二年(1218)所作的《张君墓志铭》,后来又陆续出现在《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中州集》卷十《溪南詩老辛愿》、《鸠水集引》中。如此再三重复,不得不令人怀疑元好问晚年像很多老人一样,有了爱唠叨、记忆力减退等通病。有此倾向,他主观上就不会努力去克服这些语言重复。
    客观上,元好问诗多复句也有一些外因。
    第一,元好问晚年文坛地位不断提升,“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其应酬活动和应酬文字随之增多,与此同时,他的精力开始转移,“晚年尤以著作自任”[15]2742,编纂《中州集》《续夷坚志》《壬辰杂编》等书。面对一些应酬,不得不用一些常见的套话敷衍成篇。类似“得君重恨十年迟”“青衫还见读书孙”“一片灵台欲付君”“车骑雍容一座倾”等赞美之词以及其他字句相类的诗句,得以反复出现。
    第二,唐代以后,诗歌体制、语言、意象、声律老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宋人千方百计加以对抗,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化俗为雅、化熟为生、化腐朽为神奇、点铁成金之类,成效显著。面对诗歌语言老化的趋势,元好问也作出了积极努力。譬如七律,在杜甫、李商隐等人拗体七律之后,“元遗山又创一种,拗在第五六字”[4]334,再如论诗绝句,元好问很好地将理论阐发与艺术表达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掘了论诗绝句的潜能[16]305-309。但是,必须承认,传统诗歌的创新、开拓的空间越来越小。即以七律来说,宋人在七律上用力最多,与前人的重复、与自己的重复也最多,尤其中间两联,好对偶越来越难得,故而有了好对偶,就容易被重复。陆游与元好问皆未能例外。
    综观上文,造成元好问诗句重复的最主要因素还是他主观上用心不足、检点不够,而这恰恰是可以避免的。元好问之后,古典诗歌持续发展,自我重复并没有泛滥成灾,成为致命的痼疾,原因亦在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