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周代俗乐的发展与诗歌创作(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州学刊》2013年11期 金荣权 参加讨论

    三、俗乐对周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早在史前时代出现的民间乐曲,是一种纯为抒发情感而随机创作的作品。其演唱者既没有功名目的,也不带任何经济目的。而夏、商、周时期的宫廷雅乐工作者则直接供职于王室,服务于王室的礼乐制度与政治教化,也并不考虑经济效益。当历史发展至春秋时期,雅乐衰退而俗乐代之而起的时候,它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礼乐观念的改革、欣赏品味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诗歌创作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雅诗创作进入尾声,而民歌创作方兴未艾;宫廷正统诗人退出历史舞台,而倡优抒情之作兴起;诗歌的教化功能衰退,而媚俗、合俗的消费型诗歌大量产生。
    随着一批专业歌手的出现,乐歌便与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了,而诗歌和音乐的创作也就具有了经济目的。因为这些歌手们需要将自己的技艺传达出去并且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名声与相应的报酬,一是为了扩大影响,二是为了保障衣食。于是歌手与听众之间便有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这些歌手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听众,除提高演唱技巧之外,还要大量创作新歌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这无形中会推动诗歌创作的发展。
    可惜的是,由于春秋后期的战国之际各邦国没有专门人员来收集和整理诗歌,也许曾经整理过而不像《诗经》文本一样得以保存和流传,这些歌手们所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我们今天已不能看到了。但从零星的史料中还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精品,以汉代流行的《薤露》、《蒿里》二诗为例:
    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说:“《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故用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滋,人死一去何时归!’其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摧促,人命不得少踟躇。’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22)
    说此诗原出自田横门人不可考,但它是齐人创作的诗歌应当是可信的。因为这与春秋至战国之际齐鲁之地的音乐传统有关系。《宋书·乐志》说,韩娥到齐国城门雍门一带以卖歌为生,其长调悲歌声使附近的大大小小悲愁垂涕,三日不食;又作轻声长歌,使老幼喜跃不能自禁。所以后来这一带的人擅长悲歌,是受了韩娥的影响。《春秋左氏传·哀公十一年》曰:“(鲁哀公)会吴伐齐……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23)杜预注曰:“《虞殡》,送葬歌,示必死也。”(24)这说明,在齐鲁一带,早已流行一种送葬的歌曲,虽然我们不能了解春秋时期鲁国丧歌《虞殡》的内容,但一定是有歌辞的,其内容当与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有关。韩娥之悲歌能够在齐鲁大地有一定的市场,这当与它的文化背景有关。至战国末期,齐人田横的门人也许是采用了原本流传的歌辞,或许经过一定的再加工。但《古今注》中所录的《薤露》《蒿里》也许非先秦齐地丧歌的原貌,但透过它,我们依然可以窥视战国丧歌的大概内容。
    由于一批民间歌手的出现,专门送葬歌的产生,也出现了为了谋生而专门为别人唱丧歌的歌手,《薤露》《蒿里》则是专为送葬所创作的。
    同时,先秦时期,还有另一种称为“成相”的说唱艺术广为流传。所谓成相就是当时盲人拿着小鼓到处演唱的一种歌辞,其形式正如后天流行的莲花落、凤阳花鼓之类的小调。这种民间歌曲在先秦时有很多种,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记载有:成相杂辞十一篇,而歌辞今已不传。这些歌辞也是艺人们为谋生所创作的消费品。后来荀子依据这种民间短歌创作了著名的长诗《成相篇》,流传至今。
    总之,周代俗乐的兴起与发展,在中国的音乐和诗歌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打破了西周时期雅乐一统天下的局面,对推动音乐朝着多元化发展、丰富音乐表现技艺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俗乐的发展,专门从事演唱、各种技艺表演的倡优产生,民间的专业歌手也应运而生。俗乐的兴起和专业歌手的出现推动了民歌创作的繁荣与发展,同时又为传播民间乐歌做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