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从苏州到上海:吴地小说中心的历史性移位(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张袁月 陈洪 参加讨论

    四、小结
    曾有日本学者从区域经济史的角度指出,“上海并非突然出现的,其历史背景是苏州的存在”[26]261。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说明上海小说的崛起过程。正是苏州在经济、文化、人才、出版等方面向上海的移位,才让后者吸纳了各种资源,从而迅速发展壮大。因此,晚明苏州的兴起,是对旧小说中心的一种功能性替代;晚清上海的崛起,则来自旧小说中心为新小说中心所准备的资源。其他开埠城市没能拥有这样优越的文化、人才资源,小说发展自然相对滞后;苏州资源被抽走使之优势殆尽,故未能持续繁荣……也许这些问题,我们都能从小说中心移位的角度得以解释。
    【参考文献】
    [1]罗仑.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顾颉刚.苏州的历史和文化[G]//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档案局.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2辑.苏州:苏州市档案局(内部发行),1984.
    [3][宋]罗烨.醉翁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明]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M].明刻本.
    [5]周振鹤.晚清营业书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6][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7]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陆允昌.苏州洋关史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0]王韬.瀛壖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陈方竞.新兴都市上海文化·报刊出版·新小说[J].社会科学辑刊,2009,(3).
    [12]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3][清]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4]上海通社.上海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15]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16]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7]顾颉刚.史迹俗辨[M].钱小柏,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18]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9]苏智良.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0]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文化研究,1999,(4).
    [21]王韬.王韬日记[M].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22]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3]申报馆.发卖印书各器[J].申报,1874,(603).
    [24]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5]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6][日]宫崎市定.明代苏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众[G]//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