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构神话母题编目体系的方法 中国神话母题编目是一个综合性体系的系统构建,其中包括神话文本的搜集、梳理与可行性分析,母题提取方面的科学、合理与可持续性,以及母题代码的取舍、编排与展示的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 (一)神话资料的界定与使用 对中国神话母题编目研究而言,科学的资料学方法是处理海量神话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的丰富性和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大量的资源难以根据目前的学科分类标准和现成的关键词(检索词)进行精细加工,因此,应用资料学方法,建立起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系统性的神话文本资料数据库,对神话母题的体系建构具有突出作用。 一般而言,母题编目的来源主要是神话文本,但这些神话资料不局限于概念意义上的单纯的“神话文本”。根据神话母题的本质和特点,它可以出现在史诗、传说、民间故事等叙事文学或其他宗教典籍、仪式之中。毫无疑问,诸如史诗、传说、民间故事等的文类中自然会保存一些神话母题。这些神话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情形:(1)口头神话。据资料显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共21个民族有文字,34个民族没有文字。大多数少数民族因为没有固定的文字,神话作品只能靠民间口头的形式代代相传。即使有文字民族的神话也往往靠口传形式流传下来。这些民间口传的神话具有流传的不稳定性,也可以称之为“活态神话”。(2)文献神话。所谓“文献”,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神话保存和流传的基本手段之一。口头流传的神话一旦用文字固定下来,就会成为文献神话。(3)文物神话。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文物中往往隐藏着丰富的神话因素。如岩画、古代雕刻、绘画、宗教器物、民族服饰等都有神话的印记。(4)民俗中的神话。许多民间祭祀、集会等民俗活动中都会包含一些神话的内容。此外,许多其他民间叙事体裁也保存着大量的神话。 神话母题的来源渠道是多元的,但在母题提取中却只能以特定的神话文本为主体,主要涉及如下一些基本资料:(1)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相关出版物。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华民族故事大系》以及相关神话专题作品集、神话学著作。(2)未公开出版的但具有权威性的出版物。包括各地方编印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各地文化部门编印的地方性文化资料。(3)学术期刊。一些权威学术期刊收入的神话学论文中所列举的神话文本实例,往往包含着有价值的神话母题。(4)必要的田野调研搜集材料。根据当今一些民族仍有神话在民间口头流传的现状,通过对中国所有少数民族相应的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 (二)母题提取方法 实践证明,试图对中国各民族神话全部母题进行完全归纳,是不现实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将尽可能丰富的“归纳”与母题逻辑关系中的“演绎”相结合。当然,母题提取过程中的“直观”不是感性经验意义上的直观而是理性直观,理性直观可以使我们从神话文本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通过知识经验抽取出最基本的母题范畴并运用相应的符号予以确定,形成直观的命题式的母题描述和编码。据此,又可以进一步推论演绎出其他一系列母题。其基本过程是,先从复杂神话文本中先分析出最简单母题项,然后若干母题的归纳再逐步探讨各类型母题项间的关系。可以说,神话母题的演绎推论中涉及的母题顺序是先验的,但这种“先验”会努力考虑到各类型母题特别是同一类型母题间的内在逻辑或者因果关系。 由于母题分析和母题产生的背景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母题的适用与使用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如绘画中关于“颜色”的母题,一般关注的作用的人的视觉,而神话中的“颜色”,除借助于人们的视觉经验之外,更注重人的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对“颜色”观念的判断,暗含着“颜色崇拜”、“颜色象征”等价值经验,成为思想中一种抽象的色彩,而不再是与视觉发生最直接关联的绘画中的“颜色”母题。因此,母题提取方法上难免带有个人经验或主观因素,而在表述与展示特定的母题时,却总需要以神话文本的客观表述为依据。使中国神话母题编目在具有丰富的个性与共性的同时,带有相应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