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汉书学”的历史流程及其特征(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肖瑞峰 石树芳 参加讨论

    第二,著书、授徒并举。《汉书》研究由来已久,最初的学者或著书或讲授,如《晋书·左思传》云:“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25)陆机《〈汉书〉诗》曰:“税驾金华,讲学秘馆。有集惟髦,芳风雅宴。”(26)再如张昭、张休,据《三国志·吴书》记载:“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27)以上诸人只讲授不著述,而服虔、应劭、晋灼、蔡谟、韦昭、崔浩等人仅见著述未见授徒。隋唐时代《汉书》愈发深入人心,读者需求与日俱增,知名学者大多著书、授徒并举,个别学者由此赢得极高的社会声誉。萧该学生有阎毗,“及长,仪貌矜严,颇好经史。受《汉书》于萧该,略通大旨”。(28)包恺“大业中,为国子助教。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匠,聚徒教授者数千人。”(29)史载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30)又刘臻“精于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31)杨汪“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名”。(32)甚至出现学术权威,“秦景通,常州晋陵人也。与弟J2XB01.jpg尤精《汉书》,当时习《汉书》者皆宗师之,常称景通为大秦君,J2XB01.jpg为小秦君。若不经其兄弟指授,则谓之‘不经师匠,无足采也’”。(33)而王方庆为求学跟随老师四处奔走,“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34)皇室子孙也参与其中,刘纳言“以《汉书》授沛王贤”。(35)此外,《汉书》亦在家族内部传承,如“姚思廉,本名简,以字行,陈吏部尚书察之子。陈亡,察自吴兴迁京兆,遂为万年人。思廉少受《汉书》于察,尽传其业”。(36)“始,曾祖察尝撰《汉书训纂》,而后之注《汉书》者,多窃取其义为己说,珽著《绍训》以发明旧义云”。(37)姚氏家族数代皆精《汉书》。再如颜师古,出身学术世家,《汉书》亦属家学。祖父颜之推精通音韵之学,子孙耳濡目染,修养颇高,而音韵正是《汉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叔父颜游秦“撰《汉书决疑》十二卷,为学者所称。后师古注《汉书》,亦多取其义耳”。(38)深远的家学渊源与数年的沉淀积累使得颜师古入唐之后迅速注成《汉书》。两股力量互相补充,推动“汉书学”的持续发展。
    第三,抄撮、抄撰盛行。《汉书》撰成之后,由于受到造纸印刷技术的限制,抄写工作伴随期间,“汉书学”即在抄撮与抄撰之中走向兴盛。据《颜氏家训·勉学》记载:“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39)臧逢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中竟将长达八十万字的巨著手抄一遍,着实令人敬佩!但《汉书》部头过大,全抄颇为不易。张辅在《名士优劣论》一文中即批评道:“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之优劣,多以固为胜,余以为失,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敌,固之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鉴戒,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40)与《史记》相比,《汉书》确实繁冗琐碎,在造纸术刚刚兴起,印刷术尚未发明的阶段,抄撮最为可行。抄撮古已有之,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41)又刘向《别录》云:“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42)铎椒最先抄撮《春秋》、《左传》等经典著作,弟子仿效,抄撮之风渐起,旁及各类著作。张舜徽在《汉书艺文志通释·诸子略·儒家言》中指出:“昔之读诸子百家书者,每喜撮录善言,别钞成帙。《汉志·诸子略》儒家有《儒家言》十八篇,道家有《道家言》二篇,法家有《法家言》二篇,杂家有《杂家言》一篇,小说家有《百家》百三十九篇,皆古人读诸子书时撮钞群言之作也。可知读书摘要之法,自汉以来然矣。”(43)可见抄撮是汉代书籍流传的主要方式之一。魏晋以来抄撮之风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学、经史、占卜、医药靡不具备,《汉书》出现频率极高。《三国志·魏书》:“(桓)范尝抄撮《汉书》中诸杂事,自以意斟酌之,名曰《世要论》。”(44)《晋书·葛洪传》:“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45)南朝王筠更是穷毕生之力数次抄撮各类典籍:“余少好书,老而弥坚,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唤醒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六载矣。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王筠所言“子史诸集”当包括《汉书》在内。又《梁书·袁峻传》:“笃志好学,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休息……抄《史记》、《汉书》各为二十卷。”(46)《汉书》共一百卷,袁峻所抄只有二十卷,应是有所取舍的抄录。南北朝时期抄撮进一步发展为抄撰,依据一定目的选择摘录为抄撮,依据一定目的抄写著述为抄撰,抄撰需要创新也更为自由。抄撰甚至成为部分士人的终身事业,据《陈书·姚察传》记载:“专志著书,白首不倦,手自抄撰,无时暂辍。尤好研覆古今,J2XB02.jpg正文字,精采流赡,虽老不衰。”(47)姚察本是《汉书》研究的知名学者,“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48)刘臻、姚察本属不同的军事阵营,为了解读《汉书》,刘臻甘冒风险突破阻隔私会姚察,足见姚察的学术魅力,而抄撰当是姚察研习《汉书》的主要途径之一。《汉书》卷帙浩繁,释义繁复,精研细读相当困难,为帮助记忆,方便使用,文人学士开始从自身需要各有侧重的摘抄著录部分章节,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促使《汉书》以更加简易的方式流布,注释之作亦不例外,如《新唐书·敬播传》:“玄龄患颜师古注《汉书》文繁,令掇其要为四十篇。”(49)由上可见,抄撮、抄撰亦是“汉书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汉书学”历经魏晋南北朝的积累在隋唐之际走向成熟,并为“文选学”的崛起开辟道路,二者拥有几乎一致的研究模式以及相互交叉的研究学者,正如饶宗颐所云:“是时《汉书》已成热门之显学,《文选》初露头角,尚未正式成学,萧该、曹宪、李善均是先行之人,萧、李兼以《汉书》名家,不特《汉书音注》有益于《文选》所收录之汉代文章,且由‘汉书学’起带头作用,从而有‘文选学’之诞生。”(50)从《汉书》大家萧该到《文选》名师曹宪再到曹宪诸位以《文选》驰名的学生李善、公孙罗、许淹、魏模,“文选学”才逐渐脱离“汉书学”的轨道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此后《汉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史学,而《文选》对文学的影响日益扩大,最终取代《汉书》成为主导力量,深刻影响有唐一代的科举制度与诗歌走向。
    “汉书学”历经四百多年走向辉煌,“文选学”在“汉书学”的土壤中仅用百余年时间便达到高峰,“文选学”大兴之后,“汉书学”势头渐衰,盛唐后期各类文献关于“汉书学”的记载骤然减少便是明证,至此“汉书学”走过一次萌芽、发展、壮大、衰落的完整历程。唐后“汉书学”展现另外一种风貌,雕版印刷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汉书》的传播方式,研究走向多元,宋以校勘为主,明以评点为主,清以考证为主,尤以清成就最为突出。清代的文化专制政策客观上为“汉书学”的再次繁荣创造条件,《汉书》的正统地位及古奥特色恰好符合文士的避祸心理与考据热情,故“鸿生巨儒多肆力此书”,(51)“研穷班义,考正注文,箸述美富,旷隆往代”。(52)《汉书》研究掀起新的高潮。钱大昕、赵翼、王鸣盛、钱大昭、杭世骏、齐召南、何焯、王念孙、李慈铭等鸿儒硕学或训诂、或校勘、或辨伪、或考据、或补阙、或辑佚、或评议,各极其能,《汉书》的微观研究突飞猛进,取得巨大进展。而王先谦的《汉书补注》综合贯通,荟萃历代精华,资料翔实广博,成为继颜师古《汉书注》之后的又一集大成之作。综上所述,“汉书学”并不局限于隋唐,而是或隐或现的贯穿始终,在“文选学”已成显学的当下,作为“文选学”最初源头与动力的“汉书学”不应遭到忽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