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汉书学”的历史流程及其特征(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肖瑞峰 石树芳 参加讨论

    历代学者对《汉书》有选编有简编,还涉及勘误、辩惑等各个方面,说明《汉书》的研究方法渐趋丰富,范围逐步扩大,程度不断深入,确实具备成为专门之学的规模与实力。
    《汉书》自诞生以来,行世不及百年,注家蜂起,著作迭出,最终达到“于文无所滞,于理无所遗”(20)的境界。而隋唐年间《汉书》传习一途名师辈出,萧该、包恺、刘臻、秦景通、秦J2XB01.jpg等人俨然成为权威,弟子众多,遍及四野。《汉书》在文本研究与传播范围等方面均达相当规模,学术源流初步形成,由汉至唐的“汉书学”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注音、释义为主。《汉书》诞生之后即伴随注解训读,主要围绕注音、释义展开,成果丰盛。《汉书》古奥艰深,据《后汉书》卷八四《世叔妻(班昭)传》记载:“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班昭高才卓识,为《汉书》著者,马融博学聪颖,乃一代宗师,以马融的资质尚需追随班昭问学,《汉书》难读程度可想而知,训释注解成为必须,“汉书学”随之萌芽。东汉延笃是已知最早注解《汉书》之人,惜仅存只言片语难窥全貌。目前较为完整流传后世的注本有服虔的《汉书音训》与应劭的《汉书集解音义》,二书偏重注音释义,取得一定成就。服虔、应劭之后注家大量涌现,“以是自东京中叶,迄于今兹,研习者代不乏人:或注字音,或释大义,或辨异同,或抉微隐,卓然可观者,前后无虑百余家:此由各艺文志及藏书目可窥知也”。(21)仅《新唐书·艺文志》一书即著录颇众:诸葛亮《论前汉事》一卷、又《音》一卷,孟康《汉书音义》九卷,晋灼《汉书集注》十四卷、又《音义》十七卷,韦昭《汉书音义》七卷,崔浩《汉书音义》二卷,孔氏《汉书音义钞》二卷,刘嗣等《汉书音义》二十六卷,夏侯泳《汉书音》二卷,包恺《汉书音》十二卷,萧该《汉书音》十二卷,阴景伦《汉书律历志音义》一卷,项岱《汉书叙传》八卷,刘宝《汉书驳义》二卷,陆澄《汉书新注》一卷,韦稜《汉书续训》二卷,姚察《汉书训纂》三十卷,颜游秦《汉书决疑》十二卷,僧务静《汉书正义》三十卷,李喜《汉书辨惑》三十卷,《汉书正名氏义》十二卷,《汉书英华》八卷。《御铨定汉书》八十七卷,顾胤《汉书古今集义》二十卷,颜师古注《汉书》一百二十卷。刘伯庄《汉书音义》二十卷,敬播注《汉书》四十卷、又《汉书音义》十二卷,元怀景《汉书议苑》,姚珽《汉书绍训》四十卷,沈遵《汉书问答》五卷,李善《汉书辨惑》二十卷。总体看来,汉时偏重于音,汉后偏重于义。帝王、将相、官吏、学者、僧侣悉数参与,共同推动“汉书学”的形成。部分学者精通音韵小学,左右《汉书》研究的走向。“昔开皇初,有刘仪同臻、颜外史之推、卢武阳思道、李常侍若、萧国子该、辛谘议德源、薛吏部道衡、魏著作彦渊等八人,同诣法言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22)此次盛会诞生《切韵》一书,八人之中刘臻、萧该皆为《汉书》研究名家,颜之推更以音韵治家,据《颜氏家训·音辞》记载:“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23)其孙颜师古幼承家学,博洽多闻,是《汉书》研究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汉书注》在音韵方面着力甚深,“古今异言,方俗殊语,末学肤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辄就增损,流遯忘返,秽滥实多。今皆删削,克复其旧”,“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24)综上所述,《汉书》研究一向注重音韵,隋唐之间还出现了《汉书决疑》、《汉书辨惑》、《汉书指瑕》之类的著作,学术视野拓宽,研究范围逐渐溢出注音、释义,然而并未占据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