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个版本系统,无一例外云《河岳英灵集》“起甲寅”,此说并无争议,但“甲寅”为开元二年,这就有了疑问。如通行本云:“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集》为号。诗二百三十四首,分为上中下卷,起甲寅,终癸巳。伦次于叙,品藻各冠篇额。”终癸巳,易于理解,编集完成于癸巳年,其所选作品下限也当在此年。那么,“起甲寅”是说编集始于甲寅,还是所收作品始于甲寅,还是有一特殊人或事使甲寅成为起点,而不是癸丑(开元元年),依据是什么? 我们可以试着用几种思路去探寻殷璠以“甲寅”开始的理由:其一,从诗人进士及第这一角度来考虑。这和考察殷璠《叙》提出开元十五年的方法、思路相近。从《河岳英灵集》所收作家看,有进士及第出身可考的,王湾资历最深,玄宗先天二年进士及第⑤,先天二年十二月改元开元,是为癸丑年,开元二年为甲寅年。癸丑、甲寅在形体上不会有因字形相混而误的可能。只有记忆相混而误的可能。唐人记时一般两种方式并用,即年号纪年和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亦有单用天干地支纪年的,《唐会要》所载,常以年号纪年为主,《唐代墓志汇编》中常常是年号纪年和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混用。唐代以年号纪年的形式较为普遍。《河岳英灵集》可能有两个年份相混了,一是王湾及第之年,将先天二年记忆为开元二年,在开元末回忆开元初的事,相隔一二年的事混淆起来,也比较正常;二是可能将先天二年的天干地支误记为甲寅,这一情况虽不易发生,但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先天二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很容易将开元元年的天干地支纪年记忆为甲寅年。关于王湾进士及第之年有不同记载,《唐才子传》称:“湾,开元十一年常无名榜进士。”徐松《登科记考》据常衮《叔父故礼部员外郎墓志铭》考定常无名先天元年进士及第。同榜有张子容,《唐诗纪事》云“子容乃先天二年进士”,徐松考定为先天元年。《唐诗纪事》又云“湾,登先天进士第”。如此说来,王湾登进士第有三种说法,误说为二种,即开元十一年、先天元年。这样的混乱当有一定的来源,或为殷璠误记王湾登进士第时间找到原因。当然,还有一种假设,因先天二年十二月改元开元,殷璠遂将开元元年错算为或错记为甲寅年。 其二,从《河岳英灵集》入选作品考虑,最早作品是在甲寅年。这一观点也得到《河岳英灵集》作品实际状况的证明。《河岳英灵集》所收作品有一篇王湾的《江南意》值得注意⑥。《河岳英灵集》云:“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作品有《江南意》一首入选。这首诗的影响在于张说曾手题其两句于政事堂,并作为写诗的楷式。有关此事的记载,唐代仅见于《河岳英灵集》,其可靠性如何,殷璠从何得知此事不得而知。当然我们在讨论时,其事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见于殷璠的品藻。因此,这一首诗成为殷璠选诗的时间起点就具有可能性。 《河岳英灵集》题为《江南意》,诗云:“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阔,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而《国秀集》收王湾此诗,题作《次北固山下作》:“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可见此诗被王湾作了修改,《国秀集》编成于天宝三、四载,入选王湾的诗为修改后作品。其一,诗题由泛题改为有确定内容的题目,恢复写作具体地点,这对了解内容更有帮助,特别对中间四联的写景有了具体观察点的交待。其二,“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由改题而来,首句点题,并交待旅行工具,是“行舟”,故观察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之“一帆悬”,原作“数帆”,改作“一帆”,于当时情景和乡思主题最合,可见改作之锤炼之功。而原作“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联,作为起句较平,“南国多新意”和下面的陈述联系松散。其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收束自然,逗人遐想,和“客路”呼应。而原作“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联,比较直白,用字亦不稳。其四,原作和改作的主旨亦有变化,原作重在写景,改作则变为乡思主题了。改作呈“风华秀丽”风貌,正符合开元、天宝年间五律写作的趋势。 通过王湾诗作修改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河岳英灵集》初稿约在开元末。此后虽有补充,有天宝四载二稿和天宝十二载终稿,但其所收作品基本保存初编时的原貌,原因是殷璠乡居,见闻不广,即使有作家修改了自己的作品,而初稿已收作品,也没有条件而随之变动。即使有储光羲的帮助,储也未注意到王湾作品有了修改,这也是正常的。如果天宝以后的作品收集还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比如储光羲有可能继续传递一些作品,王维《入山寄城中故人》(一作《终南别业》)极有可能是储光羲传给殷璠的,天宝初储光羲隐终南山,与王维有诗歌往还,储作《蓝上茅次期王维补阙》,殷遥卒,王维和储光羲有诗哭之。而像王湾的这一修改,储光羲或许未注意,或许就未见到。 《国秀集》为改作,题为“次北固山下作”,和殷璠品藻词中的“游吴中作《江南意》”合,显然诗的写作地点在殷璠的家乡润州,润州有北固山。王湾先天二年进士,后为尉畿甸,故其赴江南约在其后。《河岳英灵集》“起甲寅”抑或是从王湾《江南春》始。《江南春》诗题,《国秀集》作《次北固山下作》,则王湾此诗作于润州(丹阳)无疑,丹阳人殷璠编《河岳英灵集》收诗以王湾始,于情理亦合。 上述二说,以作品最早来解释“起甲寅”的不足之处在于,现在据《河岳英灵集》收录作品来考察有不完全覆盖的可能,如王维《息夫人怨》原注“时年二十”,则写于景云二年(711),这部作品在《河岳英灵集》收录时有可能没有见到原注,就无法考知其创作的具体年代,《河岳英灵集》所收此类作品甚多。因此可以忽视景云二年的《息夫人怨》的写作系年。如以进士及第年来解释,于理可通,也和《叙》中以“开元十五年”的时间划线在方法和标准上有一致之处。不过无论是以作品设限,还是以进士及第年设限,都和王湾相关,《河岳英灵集》对王湾的品藻是:“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又《捣衣篇》云:‘月华照杵空随妾,风响传砧不到君。’所有众制,咸类若斯。非张、蔡之未曾见也,觉颜、谢之弥远乎!”其中有两点评价是超出诸人的,一是“词翰早著”,王湾词翰早著既可以理解为其本人成名最早,也可以理解为在《河岳英灵集》诗人中成名最早,这一点其他诗人不具备,以王湾为起点最为合适;二是荣誉最高,他的诗句被张说题于政事堂,而且成为天下楷式,这一点也是其他诗人无法比拟的。那么,王湾如此重要为何没有成为《河岳英灵集》的核心诗人,这在品藻词中有了交待:“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 据初步考察,殷璠《叙》中“起甲寅”与王湾相联系,是根据王湾进士及第年设限的,只是这一重要时间被殷璠误记了,而不是误写。 在论述《河岳英灵集》编纂的起讫时间、收录诗人及作品数量时,日本古抄本《文镜秘府论》中的《河岳英灵集》叙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它反映的是《河岳英灵集》成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