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常江:讲好中国故事的IP化策略(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艺评论》 常江 参加讨论

    观念基础
    得益于互联网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网络文学、自制网络剧和网络大电影的井喷式增长,IP一词如今已是文化与传媒行业的从业者耳熟能详的概念。IP这一表述实际上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首字母缩写,其含义就是汉语中的“知识产权”,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一个法律概念。但在当今的流行文化工业领域,IP一词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其字面意思。当我们用IP来指涉某一流行文化产品时,实际上暗含着文化接受和社会心理层面的深刻意涵:
    一方面,IP化的媒介内容意味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忠实的粉丝群,为该内容产品在商业上的盈利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另一方面,成熟、成功的IP通常会令文化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和安全感,从而使IP化的媒介内容有着更低的认知门槛和更高的情感黏度。IP化流行文化产品的魅力在好莱坞系列电影、遍布全世界的迪士尼乐园以及包括《哈利·波特》和《指环王》在内的英美畅销书的推动下,得到了广泛的印证。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不无玄妙地指出,迪士尼世界里的美国才是真实的美国,而迪士尼世界之外的美国不过是对前者的模仿。
    因此,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如何将既复杂又抽象的“中国”转化为符合文化商品逻辑、服膺大众认知结构的优质IP,就成了当务之急。而IP化的生产和运营方式,也势必决定了所谓的“讲故事”是一个必须进行科学设计的系统工程,要求“讲述者”兼具文化产业、媒介理论和传播技巧三大领域的良好素养。
    从体系上看,孵化、培育或开发一个成功的“中国IP”需要完成三个阶段的工作,分别是概念、形象和叙事。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所谓概念(concept),指的是在展开故事的创作之前,应当首先提炼出创作者希望故事包孕或传达的核心内涵或核心价值。例如,我们可以认为“英雄主义”就是很多好莱坞超级英雄类型电影所共同遵奉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被广泛视为主流和正统。同样,我们在进行中国故事的创作时,也应当对符合中国文化逻辑的核心概念进行精确的提炼。那么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逻辑呢?简而言之,中国文化拥有基于关系(relations)的文化结构、基于伦理(ethics)的社会秩序体系,以及基于时间的(time)的社会变迁取向。这不但与西方社会有显著的不同,也与英美主流媒体再现或想象的“中国”有显著的不同。提炼中国故事的核心概念,关键在于明确中国文化逻辑的合理性,从而建立起有别于西方视角的、本体意义上的中国故事体系。近些年来,颇有一些本土文化产品在“中国逻辑”问题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比如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
    所谓形象(image),是指创作者在完成核心概念的提炼之后,以合适的表现手段对其加以呈现。当下的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都是高度视觉化的,人们的文化接受与消费习惯也深受视觉文化逻辑的支配,即为米切尔所言之“当代文化的图形转向”(pictorial turn)。由是,形象问题变得十分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故事的核心概念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传达。在流行文化发展的不太漫长的历史中,无论通俗文学、商业电影还是电视剧,均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形象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