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艺复兴要培育文艺巨人和传世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篇重要讲话涉及文艺的本质论、价值论、创作论、作品论、发展论、批评鉴赏论等文艺理论的根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作品论的精彩阐述和论说,鲜明地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观、美学观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是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世界文学艺术的丰碑在哪里,作家、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又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和标准,总结各民族文艺繁荣昌盛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相反,一些西方“新批评”、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往往割裂作品与世界、作家、读者的联系,孤立地去论述和衡量作品的构成要素和审美功能,使文艺脱离了时代和人民。 对于优秀文艺作品,马克思认为是“用最朴素的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反对“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恩格斯认为是“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毛泽东认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中关于作品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优秀作品的特点、构成和审美功能等问题,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他认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而创作出来的佳作;是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的风格新颖独创的作品;是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精品佳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与某些文艺思潮中流行的“无主题、无情节、无典型”的“三无”观点相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佳作中创造的“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些关于优秀作品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审美性和实践性。 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艺术家创作出了具有永久艺术魅力、引起世界广大读者产生思想共鸣的伟大作品,以不朽的精品佳作树立起世界文学艺术高峰的亮丽丰碑。一个民族文艺复兴、发展繁荣的首要标志是它培育出的文艺巨人和超越时空的传世佳作。如国外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中国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牡丹亭》《西游记》《红楼梦》等。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示。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谈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使他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