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构建多维互动的网络文学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明海英 参加讨论

    对话人
    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欧阳友权
    中国作家网副主编 马 季

 
    如果从1998年面世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算起,中国的网络文学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了。网络文学以“大爆炸”的惊人速度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问题。对类型多样、涉及面广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培养出一批网络时代的年轻作家及评论家,已成为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前的理论批评话语多大程度上适用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否需要、能否建立自己的理论批评话语体系?围绕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网络文学“创作热”而“批评冷”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梳理一下目前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
    欧阳友权: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批评已经形成由三类批评主体构成的三大批评阵营,即由传统批评家构成的学院派批评,由传统媒体人构成的传媒批评和以文学网民为主体形成的在线批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三个阵营各展其长,但未形成兼容互补之势。学院派批评是一种理性化的学术批评,注重学理规范和观念逻辑;传媒批评注重新闻时效的影响力,关注社会效益和市场反应,具有价值的引导性;而在线批评则以即时表达为主,讲求真话实说和悦心快意,往往三言两语,点到即止,却难免蜻蜓点水,或剑走偏锋,有时只图口舌之快却不负文责。
    网络文学批评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批评。当前,网络文学批评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是作品阅读量的困境。阅读是批评的先导和前提,而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却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小说,动辄百万、千万字的篇幅,给阅读带来很大压力。其次,评价标准的困境。网络改变了人与世界原初的艺术审美关系,催生了不一样的文学,传统批评标准难以照搬过来用于评价新兴的网络文学,而新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起来,网络文学批评似乎变得无所依傍,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严重疏离,形成“创作热”和“批评冷”的强烈反差。
    基于此困境,网络文学批评特别是学院派批评颇有些处境尴尬,一方面在网络文学界遇“冷”,不被网络写手和网民读者看好;另一方面又被传统批评视为“小道”和“边缘”,相对于积淀深厚的主流文学批评,网络文学批评似乎是“不入流”的。因此,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正经历着难以规避的观念转型和标准重建。
    马季:10多年来,批评家对于网络文学的常见态度是婉转回避。时至今日,学界仍然对大量发表于网络,与传统文学在审美方式、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明显存在差异的文学作品等而视之,笼统评价。例如,或采取两分法解释网络文学现象:“文学只有好与不好之分,没有网络与传统之分”;或强调网络文学只是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只是发表作品的媒介,不是区分作品优劣的手段”;或因其具有商业特性而放弃对其做出深刻的价值判断:“网络上追求的是点击率,点击率却与文学品质无关”;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