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从乡土市井到城乡同构——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创作的未来指向——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创作的未来指向(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叶炜 参加讨论

    众所周知,莫言的长篇书写始终没有离开过高密东北乡。而贾平凹一开始的文学焦点在商州,虽有写老西安的《废都》,但终究不如扎根乡土的《古炉》来得顺手,《秦腔》吼得厚重。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作也是如此,大多数作家都是扎根本土,从乡村出发,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或当下乡村。像毕飞宇的《平原》、刘仁前的“香河三部曲”,莫不是如此。庞余亮的许多作品所书写的也是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他的《薄荷》等作品写得摇曳多姿,异常生动。同在这一地域写作的顾坚的《元红》《青果》《情窦开》等作品,许多内容也是取材于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文学记忆,对这些记忆资源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转化。
    作为和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精神联系的作家,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书写当然离不开乡村经验,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也是乡村。但跳出里下河文学流派这一狭窄区域视角,上述判断似乎也有例外,比如生活在上海的王安忆和江苏作家范小青,包括里下河流派里面的毕飞宇和较为年轻的写作者庞羽,他们的创作既涉及乡村,也涉及城市。展开来说,王安忆既写《小鲍庄》,也写上海弄堂。范小青既写赤脚医生,也写城市新景观,勾勒城乡简史,最近又把目光投往社区,她的最新长篇小说《桂香街》敏锐地捕捉到了城市的神经末梢——街道,写出了城市的脉动。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毕飞宇早期代表作《玉米》《玉秀》《玉秧》以及长篇小说《平原》书写了广袤的苏北农村,而获得茅奖的长篇小说《推拿》则又对城市里的盲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文学的观照,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讲述了隐匿在城市边角的精彩故事。同属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作家鲁敏,在早期的书写苏北乡村的“东坝”系列小说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之后,又很快转向了城市小人物的塑造,对他们的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进行深耕细作。
    在笔者的视野里面,还有一位同属于里下河文学流派、而未能引起充分关注的作家朱辉,他的创作同样体现出了城乡同构的鲜明特点。近年来,朱辉创作了不少以苏北里下河为背景,表现了里下河地区独特的人情风俗和世态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白驹》及《暗红与枯白》《大河》《红花地》等短篇小说。阎晶明曾经这样评价朱辉:朱辉是从兴化走出来的,“里下河是盛产文学的热点地带”,这一点值得研究。他写故事的腔调不温不火,但处理结局总令人意想不到。朱辉表达的男女爱情、家庭生活等多是对现实利益的特殊要求,他总是在书写纠葛。在笔者看来,这种纠葛就是朱辉试图进行城乡同构的张力表现。在这种背景之下,朱辉对小说的戏剧性处理也得到吴义勤的认可。他认为朱辉的小说既有传统现实意义,又有现代主义的追求,擅于在生活中发现文学性,追求内在的戏剧性,往往在结尾才发现精神冲突在哪里。这大概是朱辉的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同构与大众读者的趣味有所背离,而朱辉对思想情感和人性挖掘掩藏太深,如果不仔细回味很容易忽略。朱辉曾表达过自己要写“38度左右的小说”,而这一“不温不火”的特点也被评论家们反复提及。贺绍俊由此引申开来,用“混沌主义”概括朱辉的创作特点。“毕飞宇、朱辉的创作告诉我们,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未来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超越乡土,走向城乡同构,并在这种同构中发现、形成创作的自我个性。
    综上所述,在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群里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么是写乡村的能手,要么是写城市的高手,能像毕飞宇这样同时把城乡写好的作家还是很少。里下河流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今后对农村的书写肯定要继续占有很大比重,但从与时代同构的角度考虑,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群体,是不是也要慢慢把目光更多地转向城市,形成里下河流派城乡书写的同步发展,直至臻于城乡的完美同构。
    为此,应该充分重视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新人培养,写好里下河的城市篇章。笔者相信,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城市书写应该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