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文学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的普及使得文学批评话语权呈现出分裂割据局面。微博大V、粉丝型读者、雇佣水军等批评主体的复杂多元状态,往往会左右文学批评的舆论走向。乐于跟风的普通网民如果先入为主、不加辨别地偏信于一家之言,对某些文艺作品断章取义,就会导致理解和评价出现偏颇,乃至被过度消费和肆意歪曲。 批评主体的分散性及人员构成的复杂性使得批评活动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文学批评话语对峙交锋的力度也日趋加大。互联网好比一场不见鲜血却硝烟弥漫的战场。常见的情形是:从历时角度看,后来话语不断替代、压抑甚至否定旧有话语;从共时角度看,面对同一个批评对象,论辩双方针锋相对、各执一词,其各自背后还有无数跟帖力挺的普通网民,如此一来就促使某一具体的文学批评事件上升为具有广泛社会文化意义的网络舆论焦点。我们欢迎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批评生态,然而不加节制、不被遴选的网络批评却容易成为脱缰之马,成为话语暴力,造成文艺批评之混乱。这一现象不仅之于文学批评需要纠正,之于文化批评、社会批评等任意一种而言都值得深刻反思。 在互联网媒体迅速蔓延的当下,在网络文艺作品井喷式涌现的今天,互联网批评必须强调态度立场,把握尺度方向,力求与互联网文艺创作的蓬勃发展势头相适应并保持良性互动。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用户处于一定程度的隐匿状态,但网络批评要谨守批评伦理,将中肯的评判与同情的理解相结合,减少人际关系、商业利益等非文艺内在因素的干扰,力求使批评话语更具理性和智性,不辜负创作者与受众的期待,更经得起现实与历史的考验。 文艺的学院派批评与媒体批评有所区别,但并非泾渭分明。学院派批评固然长于文献搜集、逻辑架构、学理阐发,但也不应失去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和关切;媒体批评在关注当下、贴近前沿的同时,也不应放弃承担学术积累与文化传承的使命。 学院派批评与媒体批评皆应掌控好当下性与历史性的平衡问题。有的批评家执着于“跟进式”、“追踪式”、“零距离”批评,批评家关注时新话题无可厚非,但是若仅仅拘泥于捕捉层出不穷的信息碎片则不可取。必须强调,文学的“当代”批评不等同于“当下性”批评,当代批评恰恰要对“当下”保持一定警惕与反思,须破除急功近利思想,走出浅表化、媚俗化批评的陷阱。当代文学批评要在迫近感与疏离感、在场感与历史感之间寻求合理支点,使批评话语既不忽视现实关切,又包含一定的历史深度和思想厚度。 (作者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