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学乌托邦”:理想共同体的思维原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金寿铁 参加讨论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的《乌托邦》已经发表了逾五百年。世界各地关于乌托邦的讨论从未止息。莫尔,一个既忠实于现实又满怀梦想的人,一生充满传奇,跌宕起伏,先后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议院议长、大法官等,但是,他却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被永载史册。一方面,在现实中,他毕生致力于各种政治活动和法律解释;另一方面,在脑海中,他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和梦想人类所应当追求的理想共同体。
    16世纪初期的英国,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孕育着深刻的阶级矛盾与社会危机。此时,不仅王权与贵族和教会势力之间的斗争日趋表面化,农民反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也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迫使他们变成无产者,英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正是由他们发起的。“圈地运动”正是莫尔构思和写作《乌托邦》一书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乌托邦》以深沉、辛辣的文学笔调无情揭露了贪婪成性、欲壑难填的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抗议控诉资本主义“羊吃人”的阴暗现实。在耕地蜕变为牧场的过程中,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正是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封建社会里,法律上不仅认定了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占有权,也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耕作权或使用权。因此,虽然农民无法随意离开土地,但领主或地主也无权随意驱逐耕耘自己土地的农民。封建制之所以能够维持千年之久,正是由于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须臾不可分离。可是,由于“圈地运动”,一夜之间,这种联系归于解体,农民们被从土地上赶了出去。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农民驱逐出土地也是挣脱土地的束缚。现在,农民终于摆脱了地主的约束,可以自由地离开土地。
    但是,问题在于,即使从地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农民们也举目无亲、走投无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产业部门还处于萌发阶段,他们与真正的产业革命之间还横亘着二三百年的漫长岁月。其结果,农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盲目地涌入城市,或成为流氓,或饿死街头。莫尔对这幅悲惨景象十分愤慨,在《乌托邦》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通常羊是温顺而吃的很少的动物,但如今它变得饕餮贪吃、暴虐成性,以至于吃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