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诗学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思潮及批评实践,它主张将文学文本的解读放回到原有的历史语境之中,对文学进行综合研究,力求建立一种异质同构、互动且互相成全的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者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语境,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思想,显示出强大的学术生命力。 文化诗学理论渐趋成熟 文化诗学走进中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子林介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文化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大众文化尤其是视觉文化等迅速崛起,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被大量引进。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文学理论应该怎么办?文学研究该往哪个方向走?基于种种考虑,国内学者开始将视野投向文化诗学,经过20余年的努力,文化诗学理论渐趋成熟。 国内较早研究文化诗学的学者有童庆炳、张京媛、蒋述卓、王岳川等文艺理论学者。20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在文化诗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1996年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发表了大量讨论文化诗学的文章,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童庆炳、程正民、李春青、罗钢、王一川等共同为中文系学生专门开设了“文化诗学研究”课程。1999年,闽南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化诗学研究所,在林继中、刘庆璋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看来,文化诗学是文学理论的发展遇到挑战的产物。原来的文学是比较单纯的,文学理论也能对它作出有效阐释。但随着文学的商品化、市场化,文学越来越受到大众文化等非文学因素的影响。这样,原来的文学理论就不太能够解释新出现的文学和文学现象了。除此之外,在理论层面还有来自文化研究的挑战。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有了所谓的文化诗学。 吴子林认为,文化诗学是在西方文化研究的挑战之下,我国学者作出的一种自觉的理论选择。它使文学研究摆脱了当时过分的“内部研究”,而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关注文学文本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内容,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此同时,又坚守文学理论的阵地,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品质,而与西方缺乏诗情画意的文化诗学、文化研究保持了距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