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包括作家、作品、接受三个部分,关于地理环境对作家、作品的影响,学术界近年来多有探讨,但是在地理环境对接受影响这一方面,有关探讨还相当缺乏。事实上,早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况就讲过这样的话:“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荀子·荣辱》)“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荀子·儒效》)“雅”就是“夏”。意思是说:语言是有地域差异的,一个人到了某个地方,就要适应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学习当地语言,不然就很难与当地人交流,也很难欣赏当地文学艺术。 诚然,一个人接受或不接受某个作品,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接受某个作品,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地理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虽然不宜夸大这个因素,但也不应忽略这个因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也是一位后来誉满全球的“世界文化名人”,在汉代,南方学者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是很高的,北方则不尽然。兹略举几位有代表性的学者为例。 刘安,沛县(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生长在淮南,袭封淮南王,南方人。刘安尝作《离骚传》,谓:“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对屈原作品评价相当高。 刘向,汉高祖异母弟刘交四世孙,祖籍沛县,亦南方人。尝集《离骚》,作《九叹》,“追念屈原忠信之节”(王逸语),他对屈原作品的评价也很高。 扬雄,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曾作《反离骚》,称屈原为“圣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