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国号为“大元”,取自儒家经典《周易·乾卦》之“大哉乾元”。就元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而言,学术界一般认为,其约始自蒙古灭金,而止于元室北迁,共计134年。在这百余年里,疆域辽阔而政令统一的元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东西交通畅通,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汇。这反映在文学上,最为显著者就是,北方文人、南方文人、西域文人与高丽文人等四大作家群体,同时出现在文坛。他们之间互动交融,不仅空间跨度大而且超越了不同的族群,构成了元代文坛独特的多元一体格局,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初来自辽金旧地的学者与文人,构成了北方作家群体,他们在当时文坛占据着主导地位。诗文方面,以元好问等人为代表。清代学者顾嗣立曾编纂《元诗选》,以元好问《遗山集》为首,又在《寒厅诗话》中评论道:“元诗承宋金之季,西北倡自元遗山,而郝陵川、刘静修之徒继之,至中统、至元而大盛。”其实,除了他提到的郝经等人外,以许衡鲁斋学派为主体的中州文派以及与以刘因静修学派为主体的北方文派等,也都深受元好问影响。 杂剧与散曲方面,钟嗣成《录鬼簿》曾列“前辈名公才人”56名,其中大多是活跃在大都、真定、平阳、东平、彰德等地的北方人。尤以关汉卿、白朴等人最为典型,他们创作的《窦娥冤》《梧桐雨》等,堪为不朽经典。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研究者多强调元代作家队伍的雅俗分流,其实当时以诗文词赋为主的雅文学与以散曲、杂剧为主的俗文学之间并不存在鸿沟。相反,不仅许多雅俗作家关系密切,如白朴曾被元好问收养,视同己出,而且不少作家都有雅俗双栖的创作经历。如据最新发现文献显示,以曲名世的张养浩实际上同时也创作有大量的诗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