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张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玉凯 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云雷 《文艺报》理论部主任、评论家 殷实 《解放军文艺》副编审、评论家 张江: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间,一大批以长征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形成了绵延不绝的“长征叙事”。其中,诸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电影和话剧《万水千山》、交响乐《长征》、史诗巨著《长征组歌》等已经成为“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红色经典”没有随时代变迁而消逝,相反,它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植我们的血液之中。 “红色经典”是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 程光炜:“红色经典”有其特定的含义,一般是指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抗日根据地,绵延至今而不衰的,描写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战争与斗争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这种作品的写作,具有其原创性,这种原创性很大程度上是多种文化元素铸造融合的结果。 “红色经典”作品最醒目的传播功能来自于社会动员模式,既然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它就要最大程度地从民间文艺中汲取艺术想象力。例如歌剧《白毛女》的题材,取自河北某地一个真实的民间故事,创作人员深入该地民众中,采纳口头传说,以民间文学有仇必报的叙述方式,包括河北梆子等地方音乐形式,最后成功创作了这部著名的现代民族歌剧。众所周知,《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包含了抗战时期流行诗歌、音乐的民族风格和西方交响乐等多种元素。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它们起到了动员民众参与新的历史建构的非凡作用。即使在和平时期,它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同构能力也是其他文艺形式无可比拟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红旗谱》《林海雪原》和《青春之歌》等作品,同样汲取了古代文学资源、民间文艺资源和五四新文学资源等多种文化元素,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中的英雄传奇因素,五四新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等,这使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比纯文学更容易在普通读者中传播并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在我看来,在“红色经典”为多种文化元素融合的过程中,之所以民间文艺资源和西方文艺资源这两大文化元素占有更大比重,这是由其现实功能决定的。一是诞生于战争时期的“红色经典”,需要借助文艺进行社会动员,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古代文学、民间文艺等传统元素,实现革命现实主义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结合;二是创作者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的艺术修养源自西方文艺和五四新文学等文化元素,由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自然很大程度受到了这种元素的影响。而他们既然是走进战争的知识分子,就不会再创作过去那种象牙塔里的纯文艺作品,而要担当起民族解放的重任,自觉献身于这一神圣的事业。这样,将西方文艺、五四新文学与民间文学相结合,同时汲取其他文化元素来服从这一长远的目标,就变为一种艺术的自觉了。 由此看来,“红色经典”是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历史形成的产物,或说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者普遍注重文艺形式的内部研究,不再提上述历史背景在它们生成中的特殊作用,有一头轻一头重的倾向,也并非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所以,做一点追本溯源的回顾,也许还有必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