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比较诗学”学科自觉 “世界文学”理念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不仅影响到了现代人对“世界”与“文学”的认知,也对比较诗学的学科建设和内部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明确比较诗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和问题意识,在当前显得极为重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辉从对奥尔巴赫《世界文学的语文学》拉丁文引文的解读入手,以小见大,对比较诗学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在他看来,人们对待世界存在三种不同的境界:一是熟悉自身的文化和文明,并对其褒爱有加;二是不仅熟悉并褒爱自身的文化与文明,而且能够努力了解他者、关注他者甚至融入他者;三是完全跳出既有文化与文明的限制,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人们渴望理解的他者。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比较诗学的研究应该以“境界一”为前提,从对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中的事件、材料、人物的研究出发,以一种国际化的眼光和胸襟,满怀对自身文化和文明传统的尊重理解,揭示并解释人类缤纷的文化现实,以更明确的学科自觉,探究并展现比较诗学研究的人文学魅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教授胡继华在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西游记》与《荷马史诗》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越位之思”的概念。他认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存在互相认同的可能,异质的文化精神之间也存在互相会通的可能。文化越界、文化会通和文化超越,势必为经典作品的解读带来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和跨文化的方式,同时又构成比较诗学研究的不同维度,在每一个维度上都可以展现世界文学的格局与气象。因此,在现代性的复杂境遇下,不能自满地或者僵化地理解和运用自体文化资源,而是要借他者为镜子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建构与自我伸张。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宋炳辉认为,以语言、文化、国族、学科等跨越性研究为宗旨的比较诗学,从其萌生开始就始终面临着差异与普遍、多元与整体的形而上命题挑战。克服差异、寻找相似、发现类同,乃至提升普遍性,是该学科最基本的运思逻辑。在此意义上,动态关系的视角是世界文学谱系生生不息的存在方式,又是比较诗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属性的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