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生态批评的“法兰西之风”(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陆洵 参加讨论

    注重媒介影像表现
    自一百多年前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以来,法国一贯重视影像艺术的发展,不断探索这一艺术形式的实践形态。生态文学在法国产生之后,影像艺术也恰逢其时地介入进来,于是传递生态意识的媒介从文本跃变为影像。虽然说法国的生态文学及其批评落后于美国,但以影像作为“自然写作”的表现工具,法国文艺界堪称世界先锋,成绩斐然。1988年,法裔加拿大籍动画导演弗雷德里克·贝克绘制的《种树的人》获第6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动画电影以法国生态文学作家吉奥诺的同名小说为蓝本,运用创新性的赛璐珞动画技法,制造出别具一格的印象派画面。影片注重生态意识导向,以技术革新来实现动画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把文学、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完美融合,从而制造出了一部兼有纪实叙事风格和印象主义画风的动画佳作。贝克开创了以“生态动画”的形式讴歌自然环境、表达生态理念的先河。影片上映后在全球刮起了一股植树造林之风,看过此片的观众在世界五大洲总共种植了数百万棵树,其生态影响远超梭罗的《瓦尔登湖》。
    在影像时代,法国艺术家除了创作生态动画之外,还开创了生态纪录片的法国流派。法国纪录片选题广泛,坚持唯美、细腻、精致、感性的风格,展现了人类的辉煌文明和自然界的美丽奇观,凸显纪录片的社会责任感。法国摄影师亚恩·阿蒂斯·贝特朗拍摄的《家园》,以其恢弘的自然画面和宏大的生态意识,让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深刻感受到地球母亲的生命之美,他本人因此在2009年成为联合国环保计划亲善大使。而另一位法国纪录片导演吕克·雅克则以《帝企鹅日记》而享誉全球。2015年12月,雅克的新片《冰川与苍穹》更是作为向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的献礼之作在法国国民议会上映。这部纪录片用影像语言向观众讲述了冰川学家如何通过南极科考活动发现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事实。总之,法国生态纪录片画面细腻,音乐舒缓,华美的影像背后,人与自然,宇宙精髓,天地仁爱,共同交织成关爱生命的哲学命题。
    近几年来,法国的生态批评家抛出新的概念,提出以“媒体间性”(相对于文本研究的“文本间性”)的视角展开生态批评。一方面,生态批评的对象有电影、音乐、话剧、动画等形式,呈现出多媒体的特征;另一方面,实践美学的技术问题也会成为媒体间性的比较研究对象,比如文字表述或视觉传达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影响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知与判断,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在2015年举办的巴黎书展上,法国作家与文学学会会长西尔维·古特巴龙组织了一次“命题作文”,邀请与会作家根据气候变暖的图片影像展来创作文本,这显然是生态、文本与影像的有趣结合和有益尝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52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