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姜瑜:从意象转型看“诗分唐宋”(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姜瑜 参加讨论

    文本性能层面从兴象到意趣
    如果说创作主体通过“意”和“象”的碰撞而形成“意象”是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的文本形成过程,那么文本通过自身的“意象”结构面向读者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呼唤潜能,则是一种由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关于唐诗意象结构在文本性能上的“兴象”特性,殷璠最早在《河岳英灵集》中即有所论述。他批评流俗之辈诗歌“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褒奖“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同时代的王昌龄在《诗格·论文意》提到:“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殷璠和王昌龄都认为,诗歌文本除了要有“轻艳”、“物色”等“巧”的方面,更要在文字机巧的背后,具备延展和生发的功能,即“兴”的能力,前者是实,后者为虚。严羽在《沧浪诗话》盛赞唐诗:“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兴趣”,即其所谓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是妙不可言的余韵,它与后来的“气象”说、“神韵”说一脉相承。
    对比唐诗文本的“兴象”特性,宋诗意象的文本结构则常被贴上“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的标签。然而,宋诗文本在同类意象构建上,往往避开唐人的甜熟,追求“观物主理”、“自出己意”的特色,苏轼即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冷斋夜话》卷五)。例如,同样写牡丹,王维和苏轼就不同。王维《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王维笔下的牡丹好似一位娴静的女子。首二联,作者写牡丹的外貌:红色的花瓣深浅相间,与鲜嫩的绿叶形成色彩上的对比,诗中有画。次两联,从花的外貌直写花的心灵,她在万物争春的季节独自欲断愁肠,静而不语。春色不知花心,读者是否又知花心?是因为春将归去,牡丹即将凋零,还是作者“以泪眼观之”,借花之愁浇一己之块垒?读者足以提出种种的问题,也可以给出各异的阐释,可见文本呼唤能力的开放性。许学夷评王维“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这文字之外不可说透的余韵是唐诗的典型风格。在苏轼的笔下,牡丹不再是“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的静态幽远,它动态地“簪”在一个“不自羞”的“老人”头上,与这位老人一道“醉归扶路”,惹得众人挑帘观瞧。《吉祥寺赏牡丹》中,牡丹作为“赏”的对象在这里却丧失了焦点地位,诗人更多是将牡丹与老人、珠帘等其他意象相联合,共同构建一个动态、丰富的文本结构,借“赏牡丹”来表现老者及老者背后作者的乐观、豁达、傲岸、幽默。这种对意象避熟就生的运用是宋诗求奇求趣的一个表现,《后山诗话》评“苏子瞻以新”,不无道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