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典型”形象及其叙事——关于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赵霞 参加讨论

    “与其说“典型”意识在当代儿童文学的写作中正逐渐淡去,不如说是文化和文学的当代革新向“典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当代儿童文学的童年书写和形象塑造来说,有意识地探索人物核心的叙事体式,或许是将童年人物及其精神引向深处的一个重要通道。而归根结底,如何更好地书写儿童和童年,才是我们今天重提典型形象问题的最终目的。”
    “典型”形象与文化、艺术语境
    儿童文学不谈“典型”久矣。这里的“典型”,不单是一般语用层面所指的作品中成功塑造的代表人物形象,同时包含了对这一形象的普遍性、重要性及其叙事核心地位的强调。近年来,儿童文学的创作繁荣迅速扩容了儿童形象群体,然而其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且足以成为公共谈资的“典型”形象,相对来说却十分稀少。我以为,某种程度上,这是当代童年文化变迁和儿童文学艺术拓展的表征之一。
    首先,从童年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儿童群体早已告别“共名”阶段相对一致的文化认同,分化出了空前多元、多面、多层的亚文化群落及亚文化现实,在这一背景下,代表特定群体的某个儿童形象在儿童读者中能够激起的共名感,自然有所减弱。同时,新媒介时代全面开启以来,文学生活在儿童文化生活中所占空间明显缩减,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远不再是儿童眼中惟一的生活模本,自然也难以像过去那样激起“全民性”的热情关注与普遍认同。
    其次,从艺术自身的角度看,“典型”形象的暂时退位其实也是当代儿童文学朝着更为丰富、细致的艺术图谱分化、发展的征兆。从“典型”人物观统摄下解放出来的儿童文学,得以向更广阔的时空、生活以及更丰富的艺术趣味敞开书写的笔墨。例如,近年蔚为大观且成果丰硕的童年回忆性质的儿童文学写作,在过去仅以典型人物为核心的文学时代,恐怕难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腰门》(彭学军)、《一个人的花园》(谢倩霓)、《童年河》(赵丽宏)、《童眸》(黄蓓佳)、《吉祥时光》(张之路)、《白雾》(刘玉栋)、《阿莲》(汤素兰)等童年回忆题材的儿童小说,虽讲述各式角色的经历、见闻等,其艺术表现的焦点却非人物本身的典型性或代表性,而是从个体身上流淌而过的那种生活和时间的独特滋味,以及细腻而动人的世态人情。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或如过客般从主人公生活的河流中乘筏而过,或在行动上虽贯穿情节始终,但主要功能则在于提供一个观看的视角、一种体验的承托。它们的结构大多也是屏风式的,一扇风景连着一扇,我们跟随主人公移步换景,仿佛走过一段有形的时光。正是在这样相对自由的结构中,文学的触须伸向了日常生活最不起眼的角落,并且从中发现了珍贵的感觉和趣味。
    在另一些当代主要题材类型如校园小说、幻想小说等的创作中,形象的趣味性取代典型性的考虑,更多地成为了儿童文学艺术表现的核心关切。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对于儿童“形象”的粗暴干涉曾一度以“典型”的名义笼罩作品,导致观念主导形象,政治吞没文学。儿童文学从上述历史中学到的重要一课,是意识到对作品中的童年形象塑造来说,生动的个人性和鲜活的趣味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要素。在创作、接受、批评的多重层面,特定的儿童形象是否生动有趣,比之这一形象是否典型,无疑更受到作家、读者和评论界的看重。而在新时期儿童文学艺术变革的背景上,这种艺术重心的悄然转移,同样体现了当代儿童文学美学的重要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