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作品的“同质化”现象,是中国新世纪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内在痼疾。它既表现在作家创作的自我重复上,也体现在作家群体对某种社会热点或文学类型的相互袭仿之中。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作品数量迅猛增长,文坛也显得异常繁荣,但耐人寻味的优秀之作依然稀薄。究其因,消费文化和信息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新世纪文化的大众化、感官化和快餐化,严重削弱了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制约了作家艺术探索和创新的热情,导致作家精神的慵懒化和写作的惯性化。 关 键 词:同质化/自我重复/袭仿/消费文化/信息文化 作者简介: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受“个人化写作”思潮和电子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特别是21世纪之后,从“40后”、“50后”、“60后”到“70后”、“80后”、“90后”,数代作家济济一堂,创作阵容相当庞大,作品数量蔚为壮观,热点现象层出不穷。笔者曾将这种现状概括为:“传统作家与网络写手齐头并涌,严肃创作与市场写作各求其趣,文坛宿将与文学新秀争智斗力,本土作家与海外作家相互激励,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一种客观景象,也将成为21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趋势。”①但是,面对这种繁芜斑驳的现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另一个事实:21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仍然难以克服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巨大落差,也无法摆脱产量极高却精品难觅的尴尬局面。 一方面是作品数量急速膨胀,另一方面则是优秀之作依然稀少,这无疑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按理,中国作家队伍庞大,且十分勤奋,既不缺智慧,也不缺眼光,完全有理由创作出数量可观且各具特色的优秀之作。但是,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无论是实力派作家的某些新作,还是文学新人的潜心之作,大多只是“尚可”而已——有些小特点,有些小想法,却缺少内涵丰实且又耐人咀嚼的审美特质。很多作品,无论是审美内涵还是表现形式,常常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这种审美感受,折射了我们的文学创作中日趋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凸现了作家在艺术原创性和开拓性上的不足。 所谓“同质化”,主要是指不同特点的个体事物,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彼此的本质特征逐渐趋于一致,形成相互融合或彼此替代的倾向。它是以消解独特性和异质性为标志的一种事物变化状态。“同质化”原本是用来表述商业产品的某些特点,如某些产品之间的差别不易分清,特色不明显;销售模式、服务形式基本一样;产品品质、技术含量和使用价值大同小异,类似功能的产品之间甚至可以相互替代。就市场发展来说,“同质化”无疑是商业发展的大敌,它严重阻遏了异质化所需要的创新思维和开拓能力,也使各种“山寨”产品广为流行。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同质化”现象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商品生产,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到新闻出版、教育结构,都开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倾向。像如今的高等教育,从学科布局到专业设置,几乎每一所综合性大学都高度相似;所谓的学校“特色”,其实只是该校中少数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罢了。可以说,“同质化”现象,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并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现代创新型社会的建构。 这种“同质化”现象,也同样蔓延到文学创作领域。它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作家的个人创作,不断出现内在的自我重复;一些作家对某些现实热点现象,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群体追捧,形成模式化的经验书写;不少作家对文化消费的嗜好,进行不加甄别的迷恋式取用,导致雷同化的审美表达;诸多作家对特殊生存群体的存在境域,进行单一化的经验处理,等等。这种“同质化”的创作潜流,在不同的审美范畴内不断循环,从整体上看,似乎并没有影响文学多元化的基本格局,但在文学的“每一元”之内,却又显得彼此似曾相识,趋同性远远大于差异性。譬如,21世纪以来的网络小说,其创作类型极为丰富,从穿越、盗墓、玄幻、悬疑到后宫、仙侠、耽美、职场,不同类型的作品差异十分明显,其叙事理想和审美趣味也各不相同,共同建构了异常繁复的网络小说。但是,如果深入到某个类型内部,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作品不仅故事结构极为相似,连人物个性和命运走向的安排也相差无几。比如大量的穿越小说中,女主人公穿越到古代之后,不是成了公主(或格格),就是变为王后,在尽享奢华生活的同时,也玩尽各种权术甚至诡术,而男主人公穿越到古代,要么成为王爷或驸马,要么经过必要的磨练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这类小说读多了,人物、情节常常发生相互混淆,极易张冠李戴,说明作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几乎没有差别。 从通常意义上说,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产物,也是作家个体审美思考和艺术实践的话语行为。不同的作家,由于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文化积淀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创作中会形成自身独有的审美风格,也会展示自我独特的观察世界和理解生活的方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不存在两位完全相似的作家;即使存在,也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长期学习和摹仿的结果。很多人都曾以鲁迅和周作人为例,说明性格气质、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个体因素对作家的创作所造成的潜在规训。因此,倘若文学创作中出现大面积的“同质化”倾向,那无疑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谁都明白,一个作家的主体意识越明确,文化积淀越深厚,思考能力越强健,创新意识越突出,其创作的异质性、独特性就越明显,不太可能出现趋同性的作品。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创作的“同质化”并非简单地等同于某些创作的共同特点。它与某些特定的审美共性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比如,代际意义上的文化共性,就完全不同于创作的“同质化”。人毕竟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任何个体都会在一种群体性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从而形成一定的成长经验和集体记忆,产生代际意义上的文化共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对作家代际差别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共同的成长环境、教育启蒙和社会伦理,都会对同一代人的精神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促使他们在后来的写作中出现某些共性特点。这种代际上的共性特征,并不影响作家个人风格的施展,但是会在历史认知或价值观念上让一代人达成相对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从文艺心理学上看,是受制于同代人共有的童年经验和集体记忆,隐含了极为复杂的主体精神建构成分,是文化人类学分析“代沟”的核心内涵,它与创作的“同质化”倾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厘清文学流派或思潮与“同质化”之间的重要区别。表面上看,文学流派或思潮都是由不同作家在创作中所形成的诸多共同特点所构成的,其创作的群体性、审美的相似性,似乎体现了“同质化”的某些因素,但从其内核上说,两者之间并不相同。首先,最突出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以创作主体明确的建构性审美观念作为创作实践的指导思想,试图展示某种特定的文学理想,或者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潮流动向的一种创作行为,它是具有共同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想的创作群体的组合,具有群体性、系统性和互动性等特征;而后者主要是不同作家无目的性的思维趋同、无自主性的观念趋同,既无系统性,也无互动性。其次,文学流派或思潮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文艺理论家或作家们于相同或相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美学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文学潮流。它灌注并体现于文学运动形态、文学理论形态和文学创作形态”。②也就是说,它是源于创作主体高度自觉的艺术实践,具有相对明确的理论谱系和相对完整的形态学特质,犹如韦勒克所说,文学思潮是“一种‘包含某种规则和观念’,一套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和它之前之后的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相比,有自己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③但“同质化”的写作,既无理论化的意识,又无理论化的可能,完全是一种无程式、无规范的创作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