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鲁迅的说法,一度远在小说、戏曲之上的散文,就此移形换位,朝着文学和社会双重意义上的“小摆设”的方向,轻飘飘地飞奔起来。依眼前即时可得的某种读或写的趣味而言,这样的散文姿态,或许也有它的一点特殊价值。但纵目宏阔深广的文学、社会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多重历史背景,散文如果仅限于此,那就实在是有负于传统,更有负于时代。 洞悉这层事实并且致力于矫正和改变的作者,一直在努力。最近的30年里,在这方面作出独特贡献的作者群,“新散文运动”的干将们功不可没。但在普通大众尤其是中学生阅读中,对于“新散文”的认知与品鉴还不是很充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策划即将推出的《新散文精读·中学生典藏本》丛书,展示和导读的就是“新散文运动”部分主将的代表作。丛书首辑包括张锐锋、庞培、祝勇、冯秋子、格致、野夫几位作家的散文选,虽然这远非“新散文运动”完整的作家和作品阵容,但这确实是对该丛书所设定的中学生读者负责任的一套新散文选本。因为每一册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家本人为中学生读者精心选择的结果;针对每一篇作品的导读和欣赏,也是各位导读作者悉心体谅着中学生读者的认知习惯和阅读期待,在逐字逐句细读原作的基础上,力求质朴、晓畅地写出来的。 20多年前,“新散文”引起文坛关注之初,不少评论家和新散文作家本人,都曾以对传统的叛逆、反抗、冲击、突破等说法,来形容“新散文”创作的品质和追求。这几乎是历史上所有有出息、有作为的艺术家、文学家,在大踏步地前进时,都必然会亮出的一种自我激励和制造声势的话语旗帜。它凝聚、象征了那种永远可贵的创新意志和奋斗气概。 但也正如历史上反复再现过的一幕又一幕,人们常常把这种象征化和符号化的话语旗帜,直接等同为事实,进而对真正存在的事实形成误判和曲解。今天看起来,在抨击传统和反叛传统的旗帜下,“新散文”累积20多年的创作实绩,正与它理念旗帜上的口号截然相反。对我们民族古老的散文传统和与此相依相傍的精神生活传统,它们根本没有绝情地背离和遗弃,而是做了最忠诚、最执著也最多样化的继承和发扬。 按照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等一般的文学欣赏尺度衡量,“新散文”旗下的作家作品完全可谓神态各异。但在把散文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体验深切、细腻、紧密地实行结合,以至利用散文写作来推进精神生活的深广度和厚重度这一点上,“新散文”作家却显现着独异的整体性和共同性。 这也正是感受、理解和评价“新散文”作品的一个关键切入点。站在这个切入点上,我们或迟或早总会发现:“新散文”所能给予我们的和我们需要“新散文”提供的,并不一定非得是文学表达形式上的全副崭新,更要紧的,是开辟在个人精神世界和现实社会之间的一条条崭新的心灵通道。 (责任编辑:admin) |